理解常见文提言实词.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常见文提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认识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几种现象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通假字 (1)通用字 (2)假借字? (3)古今字, ?? 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反”通“返”,“知”通“智”。 “莫”通“暮”,“益”通“溢 “蚤”通“早”,“惠”通“慧”。 “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在阅读时,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对通假字主要在识记 3.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 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 ?(2)词义缩小。 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 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 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 “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 (3)词义转移。 “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 “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 “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4)词义的强化弱化。 如“恨”,最初只是“怨恨、遗憾”之义,现在成了“仇恨”之义,词义强化了; 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 如“爪牙”,古代是指武士,褒义词;现代是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乖”古义是“偏执”,贬义词;现代是“听话,安顺”,褒义词。 “谤”古义是“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现代是“诽谤”,贬义词。 ? 4.同义复词 ???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而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 如“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 “谤讥”两个词语都是“批评”的意思。 ? 5.偏义复词 ??? 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2)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异”,不在“同”。 综合练习 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B.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下列各句中的“举”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④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⑤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⑦举类迩而见义远 ⑧西举巴蜀 ⑨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 A.④⑥ B.①⑤⑨ ??? C.②③⑦ D.⑦⑧ 3、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B.昼夜勤作息??? C.孰与君少长???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公车特征拜郎中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 B.①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②赢得仓皇北顾 ??? C.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D.①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②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 间 ①间:缝隙。《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②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 ③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④介入其间,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⑤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⑥断断续续,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⑦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 ⑧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⑨暗中,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 ⑩抄近路,抄小路。《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朝 读zhāo 义为早晨,名词,“朝服衣冠” ,是本义。 因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是在早晨, 读cháo 引申为“朝拜”,动词。 如:“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 进一步引申为大臣朝

文档评论(0)

180****5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