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诊断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脑病学》中麻木的诊断要点(王永炎、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患者自觉四肢肌肤感觉异常如虫行,按之不止,或无痛无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厚之感。
多发于四肢,更多见于手指、脚趾末端。
一般不伴有肌肉运动障碍,尚无明显肌肉萎缩,可伴有冷热、针刺、蚁行、潮湿、震动等感觉。
多见于中老年人、妇人产后或失血、久病、身体虚弱及嗜酒等。
在麻木局部可有浅感觉障碍,其分布区域常与神经走向一致。
肌电图、CT、MRI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2版(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诊断要点
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表现可因病因而异,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多数经数周至数月病程,进展由肢体远端至近端,缓解由近端至远端。可见复发病例。
本病的共同特点是: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
典型的感觉障碍分布呈手套、袜子形分布,可见感觉异常、感觉过度和疼痛等刺激症状。
肢体远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严重的病例伴肌肉萎缩和肌束震颤,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自主神经障碍症状包括:体位性低血压、肢冷、多汗或无汗、指(趾)甲松脆,皮肤菲薄、干燥或脱屑,竖毛障碍,传入神经病变导致无张力性膀胱、阳痿或腹泻。
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发现轴索或脱髓鞘病变,前者主要表现为波幅降低,后者主要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病因诊断:可根据病史、病程、特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定。药物性:呋喃类和异烟肼最常见。中毒性:如群体性发病应考虑重金属或化学品中毒,检测尿、头发、指甲等砷含量可以确诊砷中毒。糖尿病性:糖尿病史,表现感觉、运动、自主神经或混合性,混合性最常见,感觉障碍最为明显。尿毒症性:约占透析病人的半数,典型症状与远端性轴索病相同,初期多表现感觉障碍,下肢较上肢出现早且严重,透析后可好转。营养缺乏症;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肠胃疾病、妊娠和手术后等。恶性肿瘤:对周围神经损害多为局部压迫或浸润;多发性神经炎也见于副肿瘤综合征和POEMS综合征。感染后,见于麻风病、白喉病等。遗传性:起病隐袭,慢性进展,有家族史。
(二)证候诊断
1.痰瘀阻止证:麻木疼痛,常有定处,夜间尤甚,肢体困重肿胀,肌肤粗糙,头重如裹,昏蒙不清,口粘胸闷,多痰。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2.湿热阻滞证:麻木以下肢或双足为主,重则手麻不能持物、足麻不能覆地,自觉麻木沉重,伴疼痛或有灼热感,扪之肌肤热甚,得冷稍舒,甚至爱踏凉地而缓解,每于热天或雨天或患处近热后诸症加重,口渴饮水不多,口苦烦热,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腕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濡数或细数。
3.气虚血瘀证:肢体发麻,犹如虫行皮肉之中,四肢不温,受寒、过度疲劳或者大病之后上述症状加重,伴短气乏力,懒言,倦怠嗜卧,精神萎靡,自汗,易感冒,动则气短,肤色紫暗或肌肤甲错,纳少,便溏。舌质淡暗或肌肤甲错,纳少,便溏。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沉涩或结代。
4.血虚不荣证:甚则抽搦或筋惕肉瞤、手足震颤,面色萎黄,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心悸失眠,爪甲不荣。舌质淡,少苔,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瘀阻止证
治法:化瘀祛痰,通经活络
推荐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生地等。
中成药:血塞通片等
2湿热阻滞证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推荐方药:四妙丸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等。
中成药:四妙丸等
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等。
中成药:通塞脉片等。
血虚不荣证
治法:养血补血,祛风通络。
推荐方药:四物汤加味。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等。
中成药:四物合剂、归脾丸等。
针灸
毫针
取穴:主穴:肩髃、曲池、合谷、阳溪、髀关、梁丘、足三里、三阴交、解溪、阳陵泉、阴陵泉。
配穴:痰瘀阻滞证加丰隆、支正等,湿热阻滞证加内庭、大椎等,气虚血瘀证加脾俞、胃俞、气海等,血虚不荣证加血海、太冲等,兼阴虚者加肝俞、血海、肾俞等;兼阳虚者加太溪、关元、命门等。
操作:针刺或针灸同施。足三里、三阴交用补发,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取双侧,
梅花针
扣刺部位:患病局部。
操作: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扣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每日或隔日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特色治疗
穴位注射
选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ppt VIP
- 钢结构高空安全施工专项方案.docx
- 单位档案管理员题库.pdf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VIP
- (优质!)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4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审核检查单(2025A0)(可编辑!).docx VIP
- 001-10.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实施登记表GDAQ20110.xls VIP
- 文正路自评报告.doc VIP
- (优质!)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9 相关方”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2024浙江丽水缙云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