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砬子山永安寺的传说!
砬子山永安寺的传说!
作者:常青竹
砬子山远景(1)
??? 在我的家乡灯塔市铧子镇北孤家子村和柳河子镇砬子寺村,中间有一南北走向的山脉叫砬子山,山的南端是一条因绿柳成荫,溪水潺潺,风景旖旎的柳河,童年时夏天我们在河套里捉迷藏、捉鱼、洗澡、挖野菜、放猪,冬天我们在冰雪的世界滑冰,在冰窟窿里挑水饮用……小河两岸长满柳树或杨树,河套内堆积了很多河沙,在修建辽化时,解放军的车队和推土机、铲车,不停的运输着河沙,当时我们村视为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是短短的30年间河沙枯竭了,河水混浊了,上流的水土破坏现在已经成为了季节河,也许就是人类的悲哀!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山上的永安寺,现在只有遗址,不见当年的繁荣景象了,据老人讲:永安寺是近百里方圆最大的一个寺庙,当时有72座庙,因为现在没有残留,所以也没有任何资料记载,我查阅很多文献,仅仅有简单的回忆:?
??? 永安寺又称砬子寺,位于柳河子镇砬子寺村砬子山上(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铧子镇北孤家子村即:‘砬子寺孤家子’,因为古寺建在山的中间,其余的庙宇均在西坡,而且朝向西面),距县城15公里。清皇族后裔苏叱那,辞官后带着全家来到辽阳州。1803年(清·嘉庆八年)修建,全部砖石结构,建筑布局特殊,宏伟壮观,别具一格。兴旺时整天和尚诵经,广收四方香火,日俄交战期间,沙俄士兵闯入寺院捣毁殿堂。“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建筑被拆毁。
??
砬子山远景(2)
?
??? 据考:千山剩人流放在辽东期间,曾经开法“七大刹”,这是他在辽东极其重要的佛事活动,也是他传承光大曹洞宗、成为清代辽东佛教第一人的标志。《浪迹辽阳的千山剩人禅师》的作者,对“七大刹”进行考证。
?? 所谓“七大刹”,既清顺治年间的佛教七座大寺庙,为“普济寺”、“广慈寺”、“大宁寺” 、“永安寺”、“慈航寺”、“接引寺”和“向阳寺”,源于千山璎珞峰的千山剩人塔铭和碑铭。其中“普济寺”和“广慈寺” 为沈阳的寺庙,比较好确定,其它五寺所在地点不明。笔者在《浪迹辽阳的千山剩人禅师》文中写到:“千山剩人在辽阳宏扬佛法,传承曹洞宗旨更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在永安寺(于今柳河子镇砬子寺村)、慈航寺(于今东京陵乡迎水寺村)、和向阳寺(于今首山镇向阳寺村)作道场,城乡信徒‘趋之者如河鱼怒上’。”当时,笔者查阅了清代最早的《盛京通志》、《辽阳州志》,也查阅了老《辽阳县志》、《辽阳古迹遗闻》、《奉天通志》和《东北古迹遗闻》等志书。
?
???? (柳河雪景)
“七大刹”,经笔者考证认定了五个。盛京两个:普济寺和广慈寺;辽阳三个:永安寺、慈航寺、向阳寺。大宁寺和接引寺待考,这是2006年笔者的考证结果,是否确切?学界是否认可?都不得而知,而大宁、接引二寺还没有着落。此次有幸一睹《千山语录》,或许能其指点,大彻大悟直达彼岸。
???? 第一,接引寺在海城。二年多来对千山剩人以及《千山诗集》的研究 ,曾一度对“接引”二字产生误解。由于原文书写,只写“接引”而无“寺”字,又在行文中形成“接引向阳”字面。笔者误认为“接引”二字为佛教用语,引导向佛的意思,故有一段时间被忽视。后来经再三斟酌,认定还是寺名。但在笔者印象中,今辽阳地区佛教在清代以来并无“接引寺”,请教于人,均不得其解。翻遍手头的志书,也查无出处,至今还是一件悬案。
??? 如今得阅于《千山语录》,答案跃然纸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是“接引”确为寺名,《千山语录》写有“接引寺”字样多处,篇首“请启”的众寺庙监院和尚中有“接引监院祖远”。看来确有“接引寺”,为千山剩人开法“七大寺”之一,而且是比较大的寺庙。二是“接引寺”为清顺治初年海州地界的寺庙。《千山语录》有:“住海州接引寺小参”一语,考“海州”为明时辽东二十五卫之一“海州卫”的简称,即今日之海城市(县)。当年后金占领辽东都司辽阳城后,海州卫遂降,后金并无有新的建置,虽然“卫”已不复存在,但海州地名依旧,一直到顺治十一年春成立海城县(笔者:归辽阳府管辖)。但人们习惯称其为“海州”,如文:千山剩人“住海州接引寺”,就是习惯称法。
??? 第二,关于“大宁寺”。《千山语录》中与“大宁寺”有关的信息有二,一条是:“去岁清风监院因山僧一言辄领诸职事走大宁,登坛受具”,“清风”即辽阳首山清风寺,千山剩人常住锡辽阳首山向阳寺和清风寺,而且留有多首诗篇。二条是:“比如老僧去岁在大宁,也是现前大众,也是现在檀那。只今在永安还是旧时大众,还是旧日檀那。”“永安”即辽阳永安寺,根据信息一、二,可知清风寺、永安寺和大宁寺三个寺庙应该在同一地区,而且相距不会太远。因为,千山剩人开坛讲法,两年间在两个地方设坛,而参加的信众完全一样,只能是两个地方距离较近。又因为清风寺和永安寺都是辽阳的寺庙,大宁寺也应该在辽阳境内。然而,另据《盛京通志》:承德县在得胜门外有“大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