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

PAGE PAGE 1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____________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衣 ①“______”、“______”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____________后,孙中山设计了__________。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____________、旗袍、学生装和______等服装更是五花八门。 (2)食:_________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社会风俗 ①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___”“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____________。 ②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____________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④大城市的婚丧仪式改为____________,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20世纪50~70年代 (1)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_____计划供应,总体水平较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____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衣:服装颜色从____________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__________。 (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____________,政府还倡导“______________”。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 (4)风俗习惯:_____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____________、讲究卫生、__________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知识点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竞尚洋装”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 B.西方服饰具有时代特征 C.民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推行新服饰 D.人们思想解放,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 2.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 A.西部内陆 B.东部沿海 C.大中城市 D.通商口岸 3.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它是下列服饰图中的(  ) 4.“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5.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客家围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围楼      东西合璧式围楼 ①聚族而居 ②小农经济的基地 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④近代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6.“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社会的风貌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 7.“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8.“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 时期 所送的嫁妆 80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90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目的是(  ) A.实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