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新版部编版《邓稼先》
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gàn?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 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 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 导 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中国人就从 这一天开始 拥有了自己 “铁的脊梁骨”, 挺直了腰板。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火箭发射 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 2、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1)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 2)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 3)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奥本海默 他们是各自祖国的原子弹之父: 一个锋芒毕露; 一个忠厚平实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性格为人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 美国 中国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相当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锋芒毕露 善于辞令 复杂的人 妇孺皆知 拔尖 最不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纯”、朴实 (同) (同) (同) (异) (异) (异) 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职务 功劳 学术水平 相当 国籍 文化背景 性格 不同 奥本海默 妇孺皆知 锋芒毕露 拔尖 邓稼先 最不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纯”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风度,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 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怎样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