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课件.ppt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3.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 4.筹建海军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兴办军事工业 2.兴办民用工业 3.兴办新式学堂 4.筹建海军 课后思考 4、拓展延伸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代的一群非常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作点贡献,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咨询意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洋务运动 结束 停泊于威海卫港内 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停泊于旅顺港内 的北洋舰队部分舰只   定远舰是北洋海军两大主力舰之一,北洋舰队旗舰。1880年由德国制造,1885年由德国会同北洋水师游击刘步蟾驶抵中国。定远舰排水量7335吨,配有大小口径钢炮20门,设有鱼雷发射器3具;航速每小时为十四海里半,曾长期被日本视为大敌。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 三. 学习活动 建议:  1.辩题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还是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2.全班可分成正方、反方、评委三组。  3.在辩论结束后,由评委判定胜负并作点评。 课堂辩论   评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领军人 1.洋务派的产生 2.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3.洋务运动的时间 一.洋务派的产生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及其代表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及其代表 3.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创办 4.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建立 二.洋务派兴办的 军事和民用工业 四.课堂小结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五.巩固练习 1.洋务运动的口号有( C  )。  ①“自强”   ②“民主”   ③“求富”   ④“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 C  )。  ①北洋海军  ②南洋海军  ③东海海军  ④福建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洋务派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你对这种看法怎么评价?   答:洋务派认为中国的武器与西方相比,万不能及,这是正确的。西方的洋枪洋炮军舰等近代武器装备确实比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弓箭长矛进步。   但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是完全错 误的。中国的封建政治军事制度极端腐朽,已走向穷途末路。而西 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军事制度正处在上升时期,远在中国之上。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洋务运动 资中一中 隆贤英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铁拳,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震醒了清王朝内的部分官僚。一场以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它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吗?   “扬武”号兵船,洋务运动中由福州船政所制造。1871年7月12日开工,1872年4月23日下水,造价25.4万两银。该舰是中国第一艘巡洋舰。 “扬武”号兵船(模型) 导入 一.洋务派的产生 ⒈洋务运动背景 内忧 外患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领土主权丧失 ⒉洋务运动目的 解内忧 排外患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镇压农民起义 抵御外来侵略 维护清朝统治 ⒊方 法 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师夷长技” 近代军事技术 4.主要代表 中央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地方 5.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爱新觉罗·奕 1833.1.11~1898.5.29 恭亲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中央代表   爱新觉罗·奕(xīn),封恭亲王,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咸丰帝同父异母弟,道光帝第六子,绰号“鬼子六”。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鼓吹“祖宗之法不可变”,阻挠变法维新。1898年5月病死。 曾国藩 1811~1872 地方代表 左宗棠 1812~1885 李鸿章 1823~1901 张之洞 1837~1909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 奕和曾国藩的两个奏折一般认为

文档评论(0)

荔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