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节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劳动法的起源 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是从以英国为首的西欧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工厂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保护的要旨。劳动法产生的则是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国际劳动法思想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   第一次由国家政府提出召开国际劳动会议、开展国际劳动立法的倡议是瑞士。   《国际劳动宪章》是国际劳动立法的重要依据。   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1944年我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   1944年6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第二十六届劳工大会,通过著名的《费城宣言》。   第一次劳动立法会议展开地点-柏林。 1、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较晚,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初。   2、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段“工厂立法”的开端。   3、北洋政府于1923年由农商部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是我国第一个劳动立法。   4、政务院195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长度的法律。(现代意义上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广州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劳动法是北洋政府于1923年由农商部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   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布了《工会条例》,承认了公人与雇主团体立于对等之地位。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农村根据地的最重要、最完备的劳动立法。 (三)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法发展   1949-1956 建立和形成期   1957-1976 复苏到低谷时期;   1976-现在 恢复到大发展时期。   国际劳动立法:起源于19世纪初,主张采取国际统一行动处理劳资关系中普遍、共同的问题的思想,其立法主要形式是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1919年巴黎和会,通过制定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来影响成员国劳动立法的国际性政府间组织。   国际劳工公约:是指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公约,对批准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   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1、基本权利;   2、就业政策;   3、工作条件;   4、社会保障;   5、女工、童工、未成年工、老年工人以及特殊工人的劳动保护、劳动福利;   6、劳动关系;   7、劳动管理。   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的作用:   1、公约一经会员国批准,就对批准国具有约束力,未批准公约的会员国有义务向劳动局提交为什么尚未批准的报告;   2、建议书供各国在制定本国劳动法律时参考;   3、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提出的劳动立法标准,对成员国制定或修改本国劳动立法产生明显推动作用,成为劳动立法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对推动各国劳动立法趋向协调起着积极作用。 9、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10、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劳工公约,是《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的公约》和《关于禁止火柴制造中使用白(黄)磷的公约》。   11、国际劳动立法的重要依据是《国际劳动宪章》。   12、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会员国。10月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   13、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第二十六届劳工大会,通过著名的《费城宣言》及其十项原则。同年,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14、国际劳工组织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特点之一,是组织上的三方原则,即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各国代表团必须由政府、雇主、工人三方代表组成,参加讨论,进行表决。   15、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国际劳工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执行机构)和国际劳工局 (常设秘书处)。   16、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是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17、1983年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正式恢复在该组织的活动。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