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u-boo溪t开发
* * * * U-Boot的常用命令 Nand Flash操作命令 环境变量命令 “nand info” 查看NAND Flash信息 “nand erase [clean] [off size]”擦除NAND Flash “nand read[.jffs2] addr off size” “nand write.yaffs addr off size” “nand read.yaffs addr off size” “nand write.yaffs addr off size” “printenv”命令打印全部环境变量 “setenv name value”设置名字为 name的环境变量的值为value。 “setenv name”删除名字为name的环境变量 “saveenv”将更改后的所有环境变量写入Nand Flash中 U-Boot的常用命令 启动命令 “bootm [addr[arg…]]” 命令启动存放在地址adds处的U-Boot格式的映象文件 “go addr[arg…]” 启动存放在地址addr处的二进制文件 “nboot[[[loadAddr] dev] offset]” 命令将NAND Flash设备dev上偏移地址off处的映象文件复制到内存loadAddr处,然后,如果环境变量autostart的值为“yes”,就启动这个映象 U-Boot命令使用实例 制作内核镜像文件 烧写内核镜像文件uImage arm-linux-objcopy –o binary –R .note –R .comment –S vmlinux linux.bin gzip -9 linux.bin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gzip –a 0–e 0–n “Linux Kernel Image” –d linux.bin.gz uImage tftp 0uImage 或 nfs 001:/work/nfs_root/uImage nand erase 0x0 0nand write.jffs2 00x0 $(filesize) U-Boot命令使用实例 烧写yaffs文件系统镜像 烧写jffs2文件系统镜像 tftp 0yaffs.img 或 nfs 001:/ work/nfs_root/yaffs.img nand erase 0xA00000 0x3600000 nand write.yaffs 00xA00000 $(filesize) tftp 0jffs2.img 或 nfs 001:/ work/nfs_root/jffs2.img nand erase 0x200000 0x800000 nand write.jffs2 00x200000 $(filesize) 1-5 使用U-Boot来执行程序 烧写二进制文件到SDRAM并执行 tftp 0test.bin 或 nfs 001:/ work/nfs_root/ test.bin go 0本章总结 BootLoader简介 U-Boot开发 U-Boot分析 BootLoader的概念 常用BootLoader介绍 BootLoader的结构和启动过程 实验 任务一、U-Boot的编译与下载 * 1、1969年由Ken Thompson在AT T贝尔实验室实现,运行在一台DEC PDP-7计算机上,后来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使用C语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再 加工和编写,使得Unix能够很容易的移植到其他硬件的计算机上。经C语言改版后分发给科研机构和大学。 2、 70年代末,到Unix V6版本时,ATT认识到Unix的价值,成立了Unix系 统实验室,宣布对unix产品拥有所有权 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CSRG)对Unix进行研究出BSD Unix(ARPNET最新利用BSD实现TCP/IP) 4、ATT和CSRG的官司 5、ATT吸收BSD Unix的优点,推出Unix System V版本,从此以后,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6、 Unix和Unix System V形成了当今Unix的两大主流,现代的Unix版本大部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