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扁身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Platy, G. platys → platos宽、广的; helminth, G. 蠕虫 第一节 门的主要特征 一、体多扁平 P114,图5-1 二、两侧对称 腔肠:辐射对称——固着、漂浮; 扁形:两侧对称——活跃生活方式; 重大意义 1. 形成原因 活跃生活方式:定向、主动运动(游、爬) ● 环境各个方向上的重要性不同 前 > 后;背 > 腹;左 = 右; ● 结果 → 两侧对称 前、后端 → 不均衡发展 → 不同; 背、腹面 → 不均衡发展 → 不同; 左、右侧 → 均衡发展 → 相同; 2. 进化上的重大意义 (1)体制分化 → 更高级的阶段 前、后端;背、腹面;左、右侧; (2)机能上的分化 ① 头部的形成(头化现象) 定向、主动运动 → 前端接触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 摄食器官、感官、神经中枢前移 → 头部; ② 背面:保护; ③ 腹面:运动(游泳、爬行等); (3)运动能力↑ → 适应性↑ → 进化速度↑↑ (4)水生 → 陆生过渡的基本条件 运动能力↑→ 陆上生活; (5)陆生 → 大大促进动物的进化 陆地环境:复杂、变化快 温、湿、水、 地形地貌、植被、敌人等; 动物 → 适应环境 → 进化速度↑ 三、三胚层(中胚层)形成 腔肠动物——两胚层; 扁形动物——三胚层动物; 意义重大; 1. 中胚层承担身体的大部分任务(功能) 大大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中胚层承担的任务(功能): 运动(肌肉、骨骼系统);呼吸; 循环(血液);排泄、生殖等; 2. 中胚层出现 结构、生理复杂化的物质基础; 结构、功能的分化 → 器官系统水平 中胚层分化 → 组织 → 器官、系统 → 器官系统水平的动物; 3. 体壁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体壁中胚层 → 体壁肌肉 → 定向运动能力↑→ 身体分化 → 两侧对称体制、头部 → 感官、神经系统的进化; 4. 脏器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脏器中胚层 → 消化道壁肌肉 → 消化、吸收能力↑→ 营养状况改善 → 各器官系统的进化 → 动物体整体的进化速度↑ 注意:扁形动物尚未出现脏壁中胚层; 5. 形成体腔的前提 只有三胚层的动物才可能出现体腔; 体腔形成的意义: 为消化系统的分化、复杂化、蠕动 提供了容纳的空间; 消化系统 → 加长、盘旋曲折 → 分化 → 许多部分、腺体; 但注意:扁形动物尚未出现体腔; 6. 水生 → 陆生的基本条件! 中胚层 → 实质组织(间质组织) → 储存水分、养料 → 抗旱、耐饥能力↑→ 适应性↑ ★ 注意:动物体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条件 首要条件——往往被忽视 多细胞;三胚层、两侧对称;头化; 此外,才是必须解决下列陆上生活的问题 支持与运动、呼吸、保水节水、生殖等; 四、皮肤肌肉囊(皮肌囊) P105,图6-3 1. 组成 ● 表皮(外胚层); ● 体壁肌肉(中胚层) ◆ 环肌:收缩 → 身体变细长; ◆ 纵肌:收缩 → 身体变粗短; 2. 功能 ● 保护;● 运动:能力↑↑ 3. 意义 (1)运动敏捷 → 对外界反应迅速、准确; (2)运动能力↑→ 有效摄食 → 营养、整个新陈代谢↑ → 各器官、系统的形成和进化 (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 (3)运动能力↑ → 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复杂化 → 感官、神经发达、前移、集中 → 头部日趋发达。 五、无体腔、具实质组织 P115,图6-3 ● 无体腔 体壁、消化道之间充满实质组织; ● 实质(间质)组织 皮肌囊与消化道之间; 疏松、网状结缔组织; 来源:中胚层; 作用: ◆ 保护内部器官; ◆ 储藏水分、养料 → 抗旱、耐饥能力↑ → 陆生条件 (陆涡虫——土蛊); 六、消化与消化系统 1. 消化 腔肠动物:细胞内消化为主; 扁形动物:细胞外消化为主; 2. 消化系统 P116,图6-5 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 扁形动物: 真正、独立的消化系统; 不完全消化系统——无肛门; ★ 消化系统在不同类群中的变化 ——形态构造与生活环境、方式适应! (1)自由生活种类——涡虫 发达,多分支; (2)寄生种类——吸虫 退化 → 简单二分支; (3)高度寄生种类——绦虫 退化 → 消失。 七、排泄系统 P116,图6-6、6-7 腔肠动物:无; 扁形动物:原肾型; ● 原肾型排泄系统: 原肾管 ? 两侧外胚层内陷而成; ? 管状、分支; ? 原始功能 似原生动物伸缩泡, 排除多余水分、调节渗透压; ? 次生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