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铜人 绪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外治法。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 针灸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其发展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 灸法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当人们发明用火后,在漫长的用火过程中,无意识地灼烤了身体的某个部位,消除或缓解了该部位或远隔部位的病痛,这样多次重复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火烤身体的某处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开始有意识地用点燃的树枝灼烤身体表面的某点、某处来治疗疾病,这便是最早的灸法。 针法起源迟于灸法。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约14000年前),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使用石器(当然还应包括树枝等尖锐状物体)过程中,碰撞或挤压了体表的某一部位,缓解或解除了局部或远隔部位的病痛,这样无数无意识活动逐渐变为有意识的活动,开始用锐利的石片(当时称为砭石)刺激身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病痛,这种刺激方法称为砭刺。这就是最早的针法。 针灸学形成的标志 人们在长期积累针灸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想及医学理论,形成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刺灸方法、临床治疗等方面系统理论,其标志就是《黄帝内经》的问世。《内经》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的形成,也标志着针灸学的形成。 《内经》中记叙了经络、腧穴(约160个穴名,单穴25,双穴135)、刺灸方法、临床治疗等内容,特别是《灵枢经》大部分(约80%)为针灸内容,故又称其为针经。 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学的发展与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同步的,针灸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著作:《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叙述了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侯表现及灸法治疗。经考证其早于《黄帝内经》,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于此可见一斑。 晋-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作者参考《内经》、《明堂孔穴治要》(已佚),著成《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依照头、面、胸、腹、背等部位记述腧穴,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和确定了349个腧穴(单穴49,双穴300)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绍了针灸手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在针灸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引起了人们对灸法的重视。 晋.皇甫谧 唐-孙思邈与《千金方》 记述了阿是穴的名称、取法和应用。 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将人体正面、背面及侧面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制。 收集了大量针灸处方。 载穴349穴名,其中单穴49个,双穴300对; 提出了灸法预防疾病的方法。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全面介绍了灸法。 唐.孙思邈 宋-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载穴354个穴名(单穴51个,双穴303对)。 将《铜人经》全书刻在两块石碑上,供学习针灸者拓印和阅读。 设计铸造了两座铜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对辩认经穴与教学起了很大作用。 宋.王惟一 元-滑寿(伯仁)与《十四经发挥》 滑寿认为任、督二脉虽属奇经,但其统领阴阳诸经,又有专穴分布,宜与十二经并论,著成《十四经发挥》,自此由十二正经变为十四正经。 载穴354个穴名,其中单穴51个,双穴303对。 明-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杨继洲以家传《卫生玄机秘要》为基础,汇集历代针灸著作,结合实践经验,撰写了《针灸大成》。该书内容丰富,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直到今天它仍是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书。 载穴359个穴名,其中单穴51个,双穴308对。 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鼎盛期,如:陈会的《神应经》、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呉谦等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廖润鸿的《针灸集成》等。 明.杨继洲 清-李学川与针灸逢源 《针灸逢源》记载经穴361个穴名(单52,双309),与当代针灸书籍及教材载穴数相同。 1822年清廷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 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入侵,设立教会医院、医学院校,排斥中医针灸。 清.李学川 新中国-针灸发展与繁荣(1) 机构 : 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设置了针灸专业和专科,建立了渣针灸研究机构。 著作 :编撰出版了大量针灸著作,使用统一针灸教材,创办针灸杂志,校释《内经》、《难经》、《甲乙经》、《针灸大成》等。 临床: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控制.ppt
- 學會呼吸能長壽.ppt
-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ppt
- 血浆脂蛋白课件.ppt
- 血尿诊疗程序.ppt
-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ppt
- 血气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ppt
- 血液循环障碍-充血.ppt
- 血友病分析课件.ppt
- 荨麻疹分析课件.ppt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案.doc
- D-Z-T 0200-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铁、锰、铬(正式版).docx VIP
- Unit 6 重点单词变形,语法,短语,句型练习高一英语必修第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docx VIP
- 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pptx VIP
- 2022电气设备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pdf VIP
- 2025年陕西保育员大赛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完整版《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全文PPT.ppt VIP
- 第四章 生理学血液循环.ppt
- 学校食堂满意度测评制度.docx VIP
- 数学绘本《鸟儿鸟儿飞进来》(乘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