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衰竭病人架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血小板正常或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多增快。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增高。血浆清蛋白降低、血钙降低、血磷增高及pH值降低等。 2.尿液检查? 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及蜡样管型等。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X线检查可见双肾缩小。 处理要点 一、治疗原发疾病和纠正加重肾衰竭的因素 二、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1.饮食治疗 要注意严格按照饮食治疗方案,保证蛋白质、热量、钠、钾、磷及水的合理摄入。 2.必须氨基酸的应用 各种原因不能透析、摄入蛋白质太少的尿毒症病人,必须加用必需氨基酸(EAA)(α-酮酸)。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 肾小球内高压力会促使肾小球硬化,高血压不仅会促使肾小球硬化,而且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故必须控制。 处理要点 三、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 2)高钾血症 3)钙、磷失调和肾性骨病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钙、磷浓度,防止异位钙化的发生。 4)代谢性酸中毒 处理要点 2.心血管和肺 1)高血压:通过减少水和钠盐的摄入、药物 2)心力衰竭: 3)心包炎: 3.血液系统 透析、补充促红素、叶酸和铁剂均能改善肾性贫血。 4.感染 四、替代治疗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及贫血等因素有关。 2. 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多饮水或补液不当等。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及透析有关。 4.绝望 与病情危重及预后差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心脏病变、贫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慢性肾衰竭病人以休息为主,并协助其做好日常的生活护理。 2、饮食护理 1)蛋白质:根据病人的GFP来调整蛋白质的摄入。当GFP50ml/min时,就开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如鸡蛋、鱼、牛奶、瘦肉等。进入透析的病人蛋白质的摄入甚至高于正常人。 护理措施 2)热量与糖类:摄取足够的热量,以防止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每日供应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 3)盐分与水分:到肾衰末期,由于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钠由尿丢失已不明显,应注意限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 4)其他:低蛋白饮食时,钙、铁及维生素B12含量不足,应注意补充;避免摄取含钾量高的食物,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 护理措施 (二)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2、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每日定时测量体重;观察有无液体量过多的表现; 3、有无各系统症状; 4、有无电解质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5、有无感染的征象。 护理措施 (三)预防感染 慢性肾衰竭病人由于尿素霜的刺激,常感皮肤瘙痒,注意勿用力搔抓,可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止痒剂。空腔容易发生溃疡、出血及口舌干裂。 (四)用药护理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病人的贫血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副反应,如头痛、高血压、癫痫发作等,定期查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等。 使用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时,要随时监测血钙、磷的浓度。 护理措施 (四)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关切的态度去接近病人,使其感受到真诚和温暖。与病人及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鼓励家属理解并接受病人的改变,介绍本病的治疗进展,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重体力活动。严格遵从饮食治疗的原则,钠限制和蛋白质的合理摄入。 2.预防指导 注意个人卫生; 3.病情观察指导 准确记录每日的尿量、血压、体重。定期复查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 4.用药指导 严格遵守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5.透析指导 注意保护和有计划地使用血管,尽量保留前臂、肘等部位的大静脉,以备用于血透治疗。 6.心理指导 注重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业: 1、急、慢性肾衰竭的定义、分类 2、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 3、急、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治疗 4、急、慢性肾衰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