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数学科教学资料册
小学数学科教学资料册
IV. 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一 . 为甚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廿一世纪是知识型的年代,随着资讯科技的急速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
社会对工作方面的要求及学生学习的模式,都起了重大的变化。
知识型社会的工作者,要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冒险、创新的
精神及高阶思维的能力,并能为决策负上个人的责任(Warner, 2006, p.9 )。
在这瞬息万变、知识急速更新的年代,人们更要紧贴社会发展的步伐,因
此,终身学习成了必然的趋势。
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其中一个重要使命。资讯科技的
发达拓展了年青人攫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渠道,他们学习的模式因而
变得与过去截然不同(Warner, 2006, p.9 )。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习者须
透过反思和选取去建立概念架构进行学习( Glasersfeld, 1995, p.14 )。学会
学习是指当面对极丰富的资讯时,学习者懂得如何筛选和作出调适,然后
加以应用,进而创造新知识。由此可见,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在学习
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为此,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和教育统筹委员会分别在 2000 年和 2001 年的
教育改革报告书中,提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及沟通能力)
作为重点发展事项之一(例如,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1 ,页 95-96 ;2002 ,
页 14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2 ,页 14 )认为通过数学情境首先集中发
展学生的沟通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自然有助提升学生的整体
能力,从而达致课程改革所定下的目标。
二 . 甚么是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2 )对以上两种共通能力的阐释如下:
4 © 教育局
小学数学科教学资料册
批判性思考是指检出资料或主张中所包含的意义,对资料的准确性
进行质疑和探究,判断甚么可信,甚么不可信,从而建立自己的观
点或评论他人观点的正误(页 18 )。
创造力却是一个重要但令人困惑的概念 … 有研究者把创造力界
定为一种产生出原创、新颕、独特意念或产品的能力,或是解决问
题的能力;也有研究者将之界定为一种历程,或创造者所具有的人
格特质。事实上,创造力是一个复杂而具多元性的建构。个体的创
造性行为,不但源自其认知能力和技巧,也涉及其性格、动机、策
略和超认知技能等因素,并且与个体本身的发展进程不一定有关连
(页 17 )。
有关对创造力的理解,还可以加上 Smith (2006 )对创意解决问题的演绎:
Creativity is about the successful expl oitation of ideas, includin g
old ideas that are useful, and the generation of ideas, usually new
ideas (p. 9 ).
Creativity involves hard work an d effort, also relaxin g and
letting go (p. 20 ).
三 .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数学学习领域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可先从学生
个人对数学情境的阐释和解决问题着手,然后引导他们学习与别人有效地
沟通 - 聆听、说话、阅读和书写 - 从别人观点着眼,讨论、合作解释
情境问题,建立和检查自己的假设,改变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可培养
学生上述的共通能力和建构实用可行的知识(例如,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2002 ,页 16 ;Beard, 1969, pp. 117-119, pp. 130-131; Oliveira, 2003, p. 85 )。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