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丸剂2——中过药药剂学.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丸剂2——中过药药剂学

三 蜜丸的制法 ㈠ 物料的准备 ㈡ 制丸块 又称和药,是塑制法的关键工序。其软硬程度及粘稠度直接影响丸粒成型和在贮藏中是否变形。 影响因素:1 .炼蜜程度 2 .和药蜜温 3 .用蜜量 ㈢ 制丸条、分粒与搓圆 ㈣ 干燥 大蜜丸、小蜜丸除另有规定外,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0%。 四 水蜜丸的制法 系指药材细粉用炼蜜和适量开水为粘合剂泛制而成的小球形丸剂。 特点: 节省蜂蜜,降低成本,易于贮存 丸粒小,又光滑圆整,易于吞服 比手工塑制法简单,生产效率高 南方气候较湿润的省份,生产水蜜丸者更多 药粉的性质与水蜜的比例用量 一般药材细粉,每100g细粉用炼蜜40g左右,加水量按炼蜜:水=1:2.5~3.0 含糖份、粘液质、胶质类较多的药材细粉,须用低浓度的蜜水为粘合剂,即100g药粉加10~15g炼蜜 含纤维质和矿物质较多的药材细粉,则每100g药粉须用40~50g炼蜜 水蜜丸的制法 起模:水 泛成型的规律:蜜水浓度低——高——低 干燥:水量不超过12% §4 浓缩丸 一 浓缩丸的特点 二 药料处理原则 三 浓缩丸的制法 一 浓缩丸的特点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处方中其余药材细粉或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丸剂。 特点:改进剂型,减少体积、增强疗效、服用、携带及贮存较方便 水丸型浓缩丸与蜜丸型浓缩丸 (思考:水丸型浓缩丸与以药汁作赋形剂的水丸有什么区别?) 二 药料处理原则 处方中含淀粉质较多的药材(山药、茯苓)、贵重细料药(牛黄、人参)、量少或作用强烈的药材、质地易碎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起模或吸收剂 质地坚硬、粘性大、体积大、纤维质多的药材,宜制膏。 注:提取方法、膏的稠度、浸膏的干燥 三 浓缩丸的制法 1.泛制法 ①膏少粉多——药粉起模,浸膏和水泛制 ②膏多粉少——膏粉混合,干燥粉碎,水或醇泛制 2. 塑制法 膏与粉混合成丸块,制条、分粒、搓圆 §5 糊丸与蜡丸 一 糊丸与蜡丸的特点 1.糊丸的特点 2.蜡丸的特点 1.糊丸的特点 糊丸是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为赋形剂制成的小丸剂 “稠面糊为丸取其迟化 ” 糊九干燥后质较坚硬,在胃内崩解迟缓,可使药物缓缓释放,延长药效,又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一般含有剧毒或刺激性较强的(巴豆、马钱子、生半夏、木鳖子、丹药……等)药物的处方,多制成糊丸 2.蜡丸的特点 蜡丸系将药粉用蜂蜡为粘合剂制成的圆球形丸剂 “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 蜂蜡的主要成分软脂酸蜂脂极性小,不溶于水,制成蜡丸后在体内释放药物极缓慢,延长药效 若方中含有较多剧毒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并要求在肠道吸收以达到疗效的药物,皆可制成蜡丸 二 糊丸与蜡丸的制法 1.糊丸的制法 2.蜡丸的制法 1.糊丸的制法 糊粉的种类——糯米粉、面粉 糊粉的用量——一般为药材细粉总量的30% 制糊的方法——冲、煮、蒸 制丸的方法多采用泛制法 注:糊粉的多少及糊的希稠对丸剂的质量影响很大 2.蜡丸的制法 蜂蜡的选用——纯蜂蜡(黄蜡),不能选用石蜡及虫白蜡。 使用之前精制 多采用塑制法制备 §6 滴 丸 一 滴丸的特点 二 滴丸基质的要求与选用 三 滴丸冷却液的要求与选用 四 滴丸的制法与设备 五 滴丸制备的理论探讨 一 滴丸的特点 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混匀加热熔化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成丸的一种速效剂型。 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 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 用于局部治疗的药物,制成滴丸具有长效的作用。 二 滴丸基质的要求与选用 具备以下的条件: 化学惰性 熔点较低,室温下保持固体 对人体无害 常用的水溶性基质 ——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 脂肪性基质 ——硬脂酸、硬脂酸甘油酯、蜂蜡、虫蜡、氢化油、植物油 三 滴丸冷却液的要求与选用 要求: 不溶解主药与基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密度适宜——与液滴密度相近,缓慢下沉或上浮,充分凝固,丸粒圆整 常用的冷却液 水溶性基质——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煤油等 脂肪性基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 四 滴丸的制法与设备 滴制法 滴丸器——滴瓶、 冷却剂、恒温箱 五 滴丸制备的理论探讨 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 丸重 (影响因素:滴管口半径、温度、口与冷却液的液面距离小于5cm) 成丸(内聚力大于粘附力) 圆整度 冷却液的密度与粘度 冷却液上部的温度40℃左右 小丸优于大丸 §7 丸剂的包衣 一 丸剂包衣的目的 二 丸剂包衣的种类 三 丸剂包衣的方法 一 丸剂包衣的目的 1 掩盖不良的味道,使表面平滑美观,便于吞服。 2 防止主药的氧化变质和挥发 3 防止吸湿和虫蛀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