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蚊类医学南节肢动物的危害.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蚊类医学南节肢动物的危害

医学节肢动物 凡能通过骚扰、叮咬、吸血、毒害、寄生及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节肢动物。 蚊 mosquito 蜚蠊 (蟑螂) cockroach 蚤 flea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虫体两侧对称, 躯体分节,具有成对 的分节附肢。 (2)体表骨骼化。 (3)具有比较完善的消化、呼吸、排泄、神经、生殖等系统,循环系统为开放式: 血腔 (4)发育中有蜕皮和变态现象 蚊类 蚊虫的生物学分类: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 成虫形态特点 1.体分头、胸、腹 2.三对足 3.头部(1)触角、触须、复眼各一对 (2)口器: 刺吸式—蚊 分类 与传病有关者:按蚊、库蚊、伊蚊三属 生活史 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蚊 水 发育周期:7—15天 按蚊卵 幼虫 蛹 吸血习性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类危害 蚊子除直接叮刺吸血、使人痛痒,骚扰睡眠外,更严重的是传播多种疾病。 我国的蚊传病有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四类。 疟疾 疟疾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 疾 病 威胁人数(国家) 感染人数 年死亡数 疟 疾 22 亿(90个) 3~4 亿 150~270 万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病人体内有成熟的配子体是才具备传染性 疟原虫 传播途径-按蚊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疾疟的有60余种。 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 孳生习性:稻田型,稻田、沼泽、池塘、 沟渠、草塘、清水坑等清洁静水 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展。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 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 而南方常终年流行 淋巴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是由斑氏丝虫及马来丝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在我国也是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 主要媒介 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病: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丝虫:成虫形态相似,细长如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异体。雌虫身长约为雄虫一倍,雌雄成虫常相互缠绕。 生活史 传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在组织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死亡,部分幼虫到达淋巴管或淋巴结,经8~12个月发育为成虫,交配后,产生微丝蚴。 传染源:带微丝蚴的人 传播途径:雌蚊叮咬传播。 所致疾病: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曲张、象皮肿。 中间宿主 微丝蚴阳性患者 微丝蚴 蚊虫叮咬 蚊类胃内 脱鞘穿过胃壁 经腹腔进入胸肌 二次脱皮 约1~3周 传染期幼虫 移行 蚊吻下唇 蚊虫叮咬 流行病学 班氏丝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病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 我国中部和南部的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上海、湖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丝虫病流行。 据防治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全国有丝虫病约3100万。 疾病控制 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灭蚊。 掌握“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灭蚊地区,重点是广大农村。搞好环境卫生,清洁畜舍,填平洼地。在蚊虫栖息较多的场所,用药物滞留喷洒结合农业生产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控制稻田中的幼虫。 消灭丝虫病 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率先在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消除丝虫病。 残存的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血症持续时间可长达15年左右,在经济、卫生条件较差的边缘贫困地区,即使只存在个别的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就可在当地引起丝虫新感染。 地区监测 监测方法:主要进行病原学监测,每个调查点监测500-1000人, 整群抽查, 对象为6周岁以上居民。方法采用夜间(9-2时)耳垂采血,厚血膜双片法(每片血量60ul)检查微丝蚴 监测对象:边远贫困地区、农垦、厂矿、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建设工地等、与邻国接壤地带为丝虫病流行区的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区。 蚊子的防制 1. 防御 利用蚊帐或纱窗防止蚊子的飞入,也可在蚊帐或纱窗上喷洒药物。 2.驱赶 利用烟或其它普通蚊香和电气蚊香等化学物质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