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下病2力009
带 下 病 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 刘铭山 补充 定义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骨空论》首见 “带下”之名。 《诸病源候论》专列“带下候”,明确提出带下病之名。 《傅青主女科》列为首篇,并按五色带(白、黄、赤、青、黑)分别论述,并认为“带下俱是湿证”。 病因病机 主要机理: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主要病因:湿 《傅青主女科》:“夫带下俱是湿症” 外湿:外感湿邪 内湿:多由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挟脾湿下注 病因病机 1、脾虚 素体脾虚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忧思不解 2、肾阳虚 禀赋不足 房劳多产 久病伤肾 3、阴虚夹湿 素体阴虚 年老体衰 久病失养 4、湿热下注 久居湿地 经产后涉水淋雨 肝郁化热乘脾 5、热毒蕴结 摄生不慎 房事不洁 手术损伤 素有痼疾 诊断要点 病史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摄生不洁 不禁房事 妇产科手术后感染邪毒史。 症状 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可伴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症。 症状 量:带下量多 色:白或淡黄,或赤白相兼,或黄绿如脓,或浑浊如米泔 质:或清稀如水,或稠粘如脓,或如豆腐渣凝乳,或如泡沫状 气味:无臭,或有臭气,或臭秽难闻 伴随症状:外阴、阴道灼热、瘙痒、坠胀或疼痛 鉴别诊断 赤带与漏下、经间期出血鉴别 漏下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止;经间期出血是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少量周期性出血,一般3-7天能自行停止。均出自胞宫。赤带出自阴道、子门,为赤白色粘液,似血非血,月经周期正常。 白带与白浊鉴别 白浊出自尿窍,混浊如米泔。带下出自阴道。 黄带与阴疮鉴别 阴疮阴户红肿热痛,或有结块,破溃时排出脓性液体。 辨证论治 量多、色淡、质稀----虚寒 量多、色黄、质稠、有臭者----实热 量多、色淡黄或白,质稀,无气味,----气虚 量多,色白,质清稀如水,-----阳虚 量少,色黄或赤白带下,质稠----阴虚 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粘腻,有臭味----湿热 量多,色黄或赤白带或五色带,质稠如脓样,有臭味-----湿毒 脾虚证 肾阳虚证 阴虚挟湿证 湿热下注证 热毒蕴结证 其他疗法 外治法 严重宫颈糜烂,有黄带、赤带,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已排除宫颈癌,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可采用热熨法治疗,包括火熨、电灼、激光等,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阴痒者,可用外阴熏洗或阴道冲洗等治疗 临证思路 诊治时应首先明确带下异常的原因,特别对于赤带、赤白带、五色杂下,气味秽臭者,必须排除恶性病变。 “带下俱是湿证”。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健脾利湿之法应贯穿带下病各个证型之中。 生殖道炎症所致的带下病多属实证、湿热证。应结合西医检查了解致病的病原体,针对病原体选择药物以提高疗效。 阴痒或涩痛者,应内外合治。局部病变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可行局部物理治疗。 用药经验 脾虚带下 健脾方药中加用淮山药、莲子、莲须、芡实、苍术、白术。 肾虚带下 补肾方药中加用芡实、金樱子、乌贼骨、桑螵蛸、煅龙骨、煅特蛎。 湿热带下 清热利湿方药中加用白鸡冠花、败酱草、银花藤、车前子、生苡仁、银杏、川萆薢 。 病例1 患者陈某某,女,28岁,近一月因工作劳累出现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弱。已婚未孕。 请作出中医诊断,拟出中医治法、方药 病例2 患者女性25岁,因“白带增多5天,伴发热腹痛1天”就诊。患者5天前因性交后出现白带增多,色黄,异味,伴外阴痒,当时患者自用肤阴洁后白带症状稍好转,昨天出现下腹隐痛伴发热,T38℃,故来我院就诊。当时症见:精神良好,发热无恶寒,白带量多,色黄质稠异味,下腹隐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见分泌物量多,色黄,子宫前位,稍胀,压痛,双侧附件增厚,压痛。 中医诊断:中医证型,中医治疗。(西医诊断)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细菌性阴道病 前庭大腺脓肿 * * 目的要求 掌握带下病的定义及其辨证论治 熟悉带下病的主要机理及其治疗原则 了解带下病的鉴别诊断 白带:包括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以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的粘液,阴道壁中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渗出液。混合后的粘液中含有阴道上皮的脱落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即形成白带。 病理性带下 带下病 广义--泛指经、带、胎、产、杂等 各种妇科疾病。 狭义--带下发生异常的疾病。 西医学之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