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细手胞信号
复习 蛋白质的折叠构象主要取决于它的( ) A 起始氨基酸及随后几个氨基酸残基 B 氨基酸的序列及其共价修饰 C 分子内二硫键 D 氨基酸序列与分子伴侣的作用 B 复习 下列哪种蛋白质不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 ) A 抗体 B 溶酶体膜蛋白 C 胶原蛋白 D 核糖体蛋白 D 复习 下列小泡中,属于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是( ) A 吞噬泡 B 内质网出芽小泡 C 高尔基体顺面出芽小泡 D 高尔基体反面出芽小泡 D 复习 一种溶酶体贮存病是由于病人缺损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而不能产生 ,因而溶酶体酶在转运时,不能被受体识别进入溶酶体中,溶酶体中的生物大分子不能被降解。 6-磷酸甘露糖 复习 判断 信号斑是一种特殊的信号“肽”,它通过形成二维结构来引导蛋白质的运输。( ) 错误 信号斑(signal patch):蛋白质合成后折叠时,在其表面由一定氨基酸序列排列形成的特定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的分拣信号,可引导蛋白质抵达细胞特定部位。 信号斑也是溶酶体酶的特征性信号。 第八章 细胞信号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生物体要想保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一致,同样需要有信号的传输或信息的交流。 对于多细胞生命个体 细胞通讯是组织构建、协调生长和应激反应的基础 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Signaling pathways are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s of the cell. 细胞通讯的方式-I.分泌化学信号 细胞通讯的方式-I.分泌化学信号 旁分泌 对创伤或感染组织刺激细胞增殖以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内分泌 激素分泌到血液 自分泌 常见于肿瘤细胞 神经信号 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和传导 细胞通讯的方式-II.接触依赖 多见于胚胎发育过程 例:神经元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信号分子 信号分子/胞外信使 疏水性的,如亲脂性信号、气体信号 直接跨膜进入胞质,通过细胞内受体传递信号 亲水性的,如亲水性信号 经过跨膜的信号转换过程,将信号传递至胞内 胞外信使的种类 小分子神经递质或激素,如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如谷氨酸盐,甘氨酸,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多巴宁(一种治脑神经病的药物),甲状腺激素等。 甾类化合物/类固醇激素,调控性别分化,妊娠,碳水化合物代谢,钠钾离子的分泌 Eicosanoids(花生烯酸类物质),调控疼痛,血压和凝血。 各种多肽和蛋白质。尤其是跨膜蛋白。有些和胞外基质连通或是胞外基质的一部分,调控细胞分裂,分化,免疫应答,细胞凋亡等。 Receptor 受体: 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为糖蛋白),能进行信号转导,启动一系列生物学反应。 胞内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 多数受体分子带有糖链 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胞内受体 识别并结合能透过质膜进入胞内的信号分子,如脂溶性激素 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构成细胞内受体超家族 一般有三个结构域,中部的DNA结合结构域均具有高度保守的富含Cys锌指结构 存在于胞质或核内 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这类受体所含氨基酸残基数400-900不等。 中部结构域是高度保守的富含Cys的区域,由70~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2个锌指结构的重复单位。 类固醇激素、视黄酸、维生素D和甲状腺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 激素反应原件:激素-受体复合物与基因特殊调节区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介导神经冲动的传导 G蛋白偶联的受体 cAMP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该信号通路与膜泡与质膜的结合与融合、微管运动、蛋白质合成、核质转运相关。 与酶连接的受体(具催化功能) 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 与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有关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 电位门离子通道 Na+K+Ca2+Cl- 配体门离子通道 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单胺类受体通道等 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其他可兴奋细胞间的突触信号传递(特有) 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受体本身也是离子通道的组成部分 受体 一些受体拥有一个以上的配体结合位点(这些蛋白都是寡聚蛋白) 有时候某一个配体的结合改变了下一个配体结合的亲和力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G蛋白偶联的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 cAMP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存在于所有细胞表面 G蛋白耦联的受体(GPCRs)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细胞表面一条有7次跨膜α-螺旋的多肽 存在于从酵母到高等植物到动物细胞中 动物基因组编码了一个GPCRs的超家族 与其结合的配体包括激素、神经递质、光子等 G蛋白 GTP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