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保健技术第三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操作要点: 大敦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期门向外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督脉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小腹内,出会阴,支脉入络脑。 体表:从会阴沿骶、腰、背、项正中上头顶,下前额,经鼻柱,止于上唇内。 听会 听宫 下关 耳鸣,耳聋,聤耳 耳鸣,耳聋 齿痛,口歪,面痛 齿痛 牙关紧闭,下颌关节痛,口歪,面痛,齿痛 治疗耳疾为主 治疗面部疾病为主 阳白 Yangbai GB14 定位:目正视,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作用:祛风明目。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 应用:头痛配风池; 目赤肿痛配太阳; 视物模糊配球后、睛明; 眼睑瞤动配四白。 操作:提捏进针,向下平刺0.3~0.5寸。 备考: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风池 Fengchi GB20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作用:祛风解表,明目聪耳。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鼽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 应用:头痛配外关; 目赤肿痛配太阳、攒竹; 鼻渊、鼻鼽配印堂、合谷; 感冒配风门、曲池; 眩晕配太冲; 疟疾配间使、大椎; 颈项强痛配后溪。 操作: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备考: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肩井 Jianjing GB21 定位:前直乳中,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作用:祛风清热,通乳止痛。 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瘫痪,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 应用:头项强痛配风池、风门; 肩背疼痛配天宗、肩髃; 瘰疬配曲池、大迎; 难产配合谷、三阴交; 乳汁不下配乳根、少泽。 操作:直刺0.5~0.8寸,或向后斜刺0.5~1寸。内为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备考: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阳陵泉 Yanglingquan GB34 定位: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舒筋活络。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偏瘫,下肢痿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 应用:胁痛、口苦、呕吐、黄疸配太冲、期门; 小儿惊风配四关、水沟; 下肢痿痹配风市、悬钟。 操作:直刺1~1.5寸。 备考:合穴;八会穴之一,筋会穴。 光明   Guangming GB37 定位: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作用:清肝明目,消肿止痛 主治:目痛,夜盲,下肢痿痹,乳房胀痛。 应用:眼痒、眼疼配地五会;(《大成》) 回乳配足临泣。 操作:直刺0.5~0.8寸。 备考:络穴。 悬钟 Xuanzhong GB39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作用:祛风活络,清热滋髓。 主治:项强,胸胁胀痛,偏瘫,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痔疮。 应用:项强、落枕配后溪、风池; 胸胁胀痛配期门; 下肢痿痹配风市、足三里; 咽喉肿痛配太冲; 痔疮配长强。 操作:直刺0.8~1.0寸。 备考:八会穴之一,髓会穴。 足少阳胆经小结 1.经脉走向 起于目外眦,经耳前、后及颞部,下行于胸胁、腹部及下肢外侧,止于第4趾外侧端。支脉从足背至足大趾外侧端,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体内路径络肝、属胆。 2.取穴要点 屏间切迹取听会; 眉上一寸取阳白; 风府外侧凹陷中取风池; 肩峰与大椎连线中点取肩井; 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外、中1/3交界取环跳; 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 外踝尖上5寸取光明,上3寸取悬钟; 外踝前下方取丘墟; 第4、5跖骨结合部前方取足临泣。 3.主治要点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面痛,口眼歪斜,目疾,耳疾。 外经病:颈项强痛,落枕,胸胁胀痛,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妇科病:乳痈,乳汁不下,带下。 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呕吐。 4.操作要点 阳白平刺; 听会、风池禁灸; 风池、肩井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 足厥阴肝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足大趾外侧端,从足背经内踝前,沿胫骨内侧上行,在内踝上8寸交到脾经的后面,再沿大腿内侧中间上行,绕阴器,经小腹,止于乳头下第六肋间。 体内:属肝,络胆,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顶。支脉从目系下颊部,环口唇。肝部支脉上膈,注入肺中。 (二)主要病候 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三)主治概要 肝胆病:胁痛,黄疸,目赤肿痛。 妇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