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当代艺术名家联展顺利开幕
【本刊讯】2018年11月7日下午五时,香港集雅斋举办了“台湾当代艺术名家联展”,展出江兆申、吴平、周澄、杜忠诰四位大师的作品,开幕仪式邀请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先生、著名书法家杜忠诰博士及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理处长高铭村先生莅临主礼,与主办机构集雅斋斋主、亨达集团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博物馆名誉馆长邓予立先生一同剪。本次联展展期为11月7日-11月17日。
文化的力量无远弗届,没有时空的局限,更没有疆界的藩篱。集雅斋以联展方式展示四位大师的艺术作品,呈现当代台湾艺术文化的内涵,旨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共创艺术文化之盛宴。
席间,杜忠诰博士、陈履生先生及香港书画院院长杨力民先生更即席挥毫,让在场嘉宾欣赏大师笔力劲挺的书法艺术。
据介绍,吴平先生幼承家学,随父亲习字作画,书法植基於唐楷,上溯周秦篆籀,故精通篆隶楷行草五体,其中以行草书最具特色,胪躅欤笔势结构又能成自家风貌。其绘画多以花鸟为主,融合传统,体物观察,出古创新,首以花青入画,蔚为独特画风。其画作呈现一种简练而险峻的奇气,大胆没ㄇ嗷蛉净蚧药、竹子、牡丹、荷叶、芭蕉等,成为其独到的特色。
书画之外,吴平先生自幼亦由父启蒙篆刻年长後受教於邓散木先生,不拘泥师法,能自造新境,且刀法利落,为朱布白得宜,年方十岁即於上海荣宝斋挂牌,才华胆识可非一般。
吴平先生还曾任职於法务部调郑K参加“七修画会”“海印集”“六六画会”,交切磋,先後获中国画学会金爵奖与中山文艺奖篆刻类等奖,1983年任职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多次举辨个人书画篆刻展。
周澄先生自幼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五岁起随父亲学书,勤练不懈,不论篆隶楷行,皆有深厚功力。其山水画受林玉山教授写生观念影响,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中去实践,故作品笔墨穸境深邃。
篆刻启蒙於江兆申先生,从汉印入手,呈现温厚清丽一面。後又从王壮为先生精研书法金石,铁笔纵横,变而苍劲古朴,读其边款更见其书法造诣之功深力厚。
其作品曾获师大美术系展篆刻首奖、鲲岛画展山水画首奖,受聘为日本书艺院鉴查员,於艺坛展露头角。创作之,亦献身美术教育,先後任教於实践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校,作肓英才无数,其作品於海外展览多次,且广为各地美术馆典藏。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徵集委员及历史博物馆文物评鉴委员。荣获1981年吴三连文艺创作奖、中兴文艺创作奖、中山文艺创作奖、1994年台湾历史博物馆金质艺术奖章等殊荣。
杜忠诰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化人及书法家,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重,精通笔法,兼擅篆、隶、草、行、楷各体书,且集文学、古文字学、禅学於一身,是书坛少见的全方位书家。1990年,完成筑波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任教於台湾师范大学。1992年,又考入台师大博士班专治古文字学,2001年获文学博士。先後翁ㄊΥ蠹懊鞯来笱Ы沧授,参与明道大学书法博士班的申办筹设。现今先生专心从事书艺创作及生命科学文化教育相关究与推广。历任中华书道学会创会理事长、历史博物馆美术文物鉴定委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审查委员、唐氏症基金会荣誉董事、全球读经基金会董事、十方丛林文教基金会董事等。著作有《书道技法123》《说文篆文讹形释例》《汉宇沿革与文化重建――从情、法、理的角度看两岸简繁体字》(简体字版)、《池边影事》及《研农闻思录》诗文集、《汉字美学―杜忠诰文宇书法论文集》,以及《凝炼与87变―杜忠诰七十书艺展》等作品集十册。
江兆申先生(1925-1996)身受传统书画诗文熏陶,曾被溥心先生录为诗文弟子,更被溥先生:“观君文藻翰墨,求之今世,真如星凤”。1965年於台北中山堂举行第一次个展,惊艳艺坛获叶公超、陈雪屏举荐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任职於故宫期间,致力於画家与美术史研究,长时间投入明代唐寅的研究,其《关於唐寅的研究》一书,早已成为美术史研究的经典,1969年以《花莲纪册》获中山文艺奖,1978年升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书画处处长,同年获韩国庆大学颁赠荣誉文学博士。被艺术界称颂为“天上的文曲星”“中国文人画的最後一笔”,兼善诗、书、画、印。其多方面的艺文成就植基於深邃的中国人文传统,作品清雅灵奇、秀逸温润,自丰厚的传统中,创造出“新”境,於两岸书画界引领“新文人”画风。曾出版书画篆刻集多册,文则结集为《灵类稿》,於艺术界所树立的典范影响至今。 (编 辑:万艳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北京高三二模七选五汇编.doc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解析版).docx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同学相伴》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道直饮水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行业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单髁置换手术步骤.ppt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原卷版).docx VIP
- 教师评课用语缺点建议.doc VIP
- 2025年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竞赛活动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docx
- 互联网交往的利与弊-教学素材【课件】.ppt VIP
- 急性肾损伤的护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