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VIP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专题1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关键词: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 1.新思潮的萌发——看眼看世界 (1)背景:清朝君臣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2)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___________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3)核心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5)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内涵:“中学”是指___________和纲常名教;“西学”是指西方文化,主要指___________。 (3)实践: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4)影响 ①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②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近代化史观:打出“自强”和“求富”旗号,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方式,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的表现。 (3)革命史观:从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出发,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为目的。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近代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跟踪训练〕 1.(2018·4月预测押题卷Ⅱ)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入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 A.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 D.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解析】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激化,传统的夷夏之防理论逐渐由防周边“异族”转变为防外族入侵,故C项正确;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一度激化的中外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则迅速激化,所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打击的目标是清政府,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虽然惊醒了部分封建士大夫,但对国人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甚微,该观念的开始改变一般认为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并未被时代淘汰,故D项错误。 2.(2018·青岛5月模拟)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为主 C.强调经世致用,批判崇洋虚无 D.突出中学地位,否定西学价值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故A项正确;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故B项错误;经世致用学说是明末清初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 关键词: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变法图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早期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___制度。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行动。 2.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 (1)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步发展是根本原因。 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西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___________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传___________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___________》,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谭嗣同:用资产阶级___________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④严复: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实行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3)主要内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影响:起到________

文档评论(0)

果冻宝盒535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