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促进小时康社会经济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 工业的概念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三)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 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发展现代农业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 {课堂活动} 西部论坛:“西部大开发——我们共同的责任” 课前分4组,布置围绕“西部的历史与现状”、“西部的未来与展望”两大主题,搜集材料,写出交流稿;稿件要阐述实施西部开发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江泽民 “农业兴,各行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安,天下安。” 现在,我们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三倍多,平均每年递增3.1%。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千克左右(含豆类、薯类),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产量41千克、水产品21千克、禽蛋14千克、水果35千克、蔬菜198千克,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总体要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告别“皇粮国税”,财政承担800亿元人民币的缺口。财政部负责人表示,到2007年,中国将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征收的税种,包括农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牧业税。三个税种加起来税收约800亿元。减少的税收收入,80%左右由中央财政承担,20%左右由有关的省按照一定的政策承担,主要是东部地区,全额保证将减少的这块收入转移支付给县乡。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我国的农村人口、富裕劳动力和乡镇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有利于解决剩余农村人口的转移。城镇化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我国的人 均国内生产总 值已经上升到 下中等收入国 家水平,但我 国的城市化水 平才达到 30.4%,还低 于低收入国家 的城市化水 平。 35% 56% 58% 50% 100% 62% 78% 中国 30.4% 下中 等收 入国 家 中等 收入 国家 上中 等收 入国 家 高等 收入 国家 低收 入国 家 (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三、统筹区域发展 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继续扩大。 发展不平衡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为什么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差距拉大、发展不协调 1000$ 854 $ 525 $ 全国人均 GDP 西部人均 GDP 2000年 万元 2001年 1.06亿 0.1082亿 广东 贵州 图(1) 图(2)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因地制宜 合理分工 各展所能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三、统筹区域发展 (二)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 蒙古族 维吾 尔族 藏族 壮族 回族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