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电线路的污闪事故分析和防范
架空输电线路由于其分布广泛,常面临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当不利环境条件导致线路运行故障是,就会直接影响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
下面就针对近几年在江苏发生的污闪故障,从产生的条件、规律、机理、特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把我们一些防治措施和大家交流。限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范围有限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输电线路绝缘子要求在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和长期运行电压下均能可靠的运行。但沉积在绝缘子表面上的污秽在雾、露、毛毛雨、融冰、融雪等气象条件的作用下,将使绝缘子的电气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得输电线路在运行电压下发生污秽闪络事故。
江苏电网污闪事故有明确记录从1971年至2004年一直都有污闪事故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500kV电压等级线路从1987年第一条线路投运以来先后在1989~1990年、1996~7年和2002~2004年3个集中的时间段发生过较集中的污闪跳闸。其中:1989年4次,1991年4次,1996年6次,1997年2次,1999年1次,2002年3次,20004年2次;2002-2005逐步开始大量调爬和绝缘配置优化工作。2005年后未发生污闪跳闸。
220kV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污闪事故是在1971-1983年污闪跳闸是3次,在1989~1994年较为集中的发生过污闪跳闸,在1995年至今220kV电压等级线路很少发生跳闸。
110kV等级线路发生的污闪跳闸在1971~1983年58次,在1983~1994年62次,在1995年至今污闪跳闸在20次以内。
江苏电网防污闪工作是在对故障不断分析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污闪事故进行分析和防范。
绝缘子污闪事故的特点
⑴地域性强,同时多点跳闸的几率高,且重合闸率高。
⑵天气潮湿,污闪事故都是在潮湿的天气里,湿度在90~100%之间,温度在-3-7℃之间。
⑶季节性规律,90%以上的污闪事故是在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之间。此段时间的天气
特征为降水少,易发生浓雾、融冰等潮湿天气。同时由于冬天供暖空气污染严重。
⑷有一定的时段性,经统计70%以上的污闪事故发生在后半夜和清晨。主要是负荷轻,运
行电压高。同时也是浓雾、露或雪的多发时段。
⑸江苏地区发生污闪的绝缘子,75%的绝缘子为钟罩型绝缘子。40%为双串绝缘子。
⑹污闪地点的绝缘子泄漏比距小于污区图要求。
⑺有耐张串出现污闪绝缘子钢帽爆炸,导致绝缘子串断串。
绝缘子污闪事故原因和特性
1.2.1 绝缘子污闪事故原因
污闪污秽闪络的根本的原因是污秽,污秽绝缘子在受湿润后,含在污秽层中的可溶性物质边逐渐溶解于水中,称为电解质,在绝缘子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导电薄膜。这层导电薄膜的导电率取决污秽物的化学成分和润湿的程度。在润湿饱和时,污层的表面电阻甚至能降低几个数量级,绝缘子的泄漏电流也相应的剧增。在铁脚附近,因直径最小,电流密度最大,发热最甚。当绝缘子的垂直悬挂时,该处有处在瓷裙遮挡的下方,不易直接受到雨雪的较强烈的润湿,该处表面就被逐渐烘干。先是在靠近铁脚的某处形成局部烘干区。由于被烘干,该区域边面的电阻率大增,迫使原来流经该区表面的的电流转移到与该区并联的两侧的湿膜上去,使流经这些湿膜的电流密度增大,加快了这些湿膜的烘干过程。这样发展下去,在铁脚的四周便很快形成一个环形烘干带。烘干带具有很大的电阻,这就使所分担的电压剧增。当加在烘干带上的某处场强超过临界值时,该处就发生局部沿面放电。(由于这种放电现象具有不稳定的、时断时续的性质,我们称其为闪烁放电)于是,大部分泄漏电流经泄漏电流闪烁放电的通道流过。在闪烁放电通道的外端附近润湿表面处电流密度比其两侧大,促使烘干区向外(径向)扩展。另一方面,闪烁放电通道的存在,等于把烘干带短路,使两侧烘干带中流过的泄漏电流降到很小,这些区中的烘干作用就很微弱了,大气中的水分有逐渐使这这些区域的表面润湿,表面电导增大,反过来对闪烁电流通道造成分流,减少闪烁放电通道中的电流,以至可能使闪烁放电熄灭于是,原通道中电流转移到两侧的润湿区,使该区再烘干,并在该区触发新的闪烁放电。这样,闪烁放电的路径一面向径向横向转移,总的趋势使环形烘干带的宽度逐渐加大,闪烁放电的长度也随之增长。
如果污秽绝缘子的泄漏距离(简称爬距)较长,其余串联润湿部分的电阻较大,则烘干带中闪烁钢电的电流就较小,放电通道呈蓝紫色细线状。当这闪烁放电的长度增加一定程度时,分担到放电通道上的电压(它等于总电压减去润湿带上的压降)已不足以维持这样长的闪烁放电,这闪烁放电就熄灭。由于此时烘干带已扩展到较大的半径从铁脚到铁帽之间总的泄漏电流被烘干带的高电阻限制到很小的值,烘干作用就大为减弱,几乎终止。在这期间,大气中小水滴有逐渐把烘干带润湿,泄漏电流增大,基本又重复上述循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