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全球人类活动的西基本地域格局
小知识: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应该说是国家间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结果。它最初的主要职能是为各国解决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一个协商和发表见解的舞台,力求以和平的方式协调国家间的冲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资源、贫困、人口与发展问题使它越来越多地讨论和介入国际经济发展问题。 四、世界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地球之夜 ①东亚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包括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北部和日本北部广大地区),人们利用季风这种自然的特殊恩惠,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把高产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推向较高纬度。 形成了以谷物经营制和块根作物栽培制为主的耕作业系统。 ④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部、北美中西部 (100°W以西、35°N以北)及南美洲南部的温 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偏少,干旱已成为农业分布的限制因素。在一些水源较有保证的 地区,可以经营旱作农业或灌溉农业(包括绿洲农业),但大部分地区更适合于畜牧业经营。 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看,主要有草地系统的牧场放牧制(欧亚大 陆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大农场经营制(北美洲中西部)、耕作业系统的谷物业经营制 (北美洲中部地区)等。在亚洲大陆中西部的中国西北地区只有绿洲农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①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区,农业生产主要受到 温暖湿润的冬季和炎热干燥的夏季气候的影响。该气候区的土地利用的主要模式有:一是雨田耕作业,主要在秋、冬、春三季实行;二为灌溉农业,在有水源灌溉等条件下,各月都可实行;三为种植夏季耐干旱的作物,如葡萄、橄榄、扁桃等。 ③大陆内部的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 制,气候十分干旱,水分条件很差,植物贫乏。一般在干旱无植被 地区不能农耕,在某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带可以发展固定的放牧业。 其余地区偶尔可进行游牧、狩猎和食物采集。从农业经营类型上看,主要为绿洲农业经营类型和畜牧业。但人类密集活动导致的草原过牧,使得原本很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发展的需求,现在热带湿润地区的雨林被大面积砍伐而作为耕地。这样不仅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破坏了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至引起区域性气候的变化 。学者做过推算 ,如果按现在热带雨林消失的速度(每年递减约7%),将有上百万个物种(即地球上所有物种的10%~20%),在很短时间内消失,这种损失的资源价值是无法估算的。所以,这一地区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球环境的一个最严重的隐患。 (一)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原始热带湿润地区主要指环布于赤道及其附近低纬地区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这个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程度极低,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渔猎、采集、放牧、种植状态。 总之,尽管原始部落的生产技术极端落后,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有限的农牧业活动与具有较强大的恢复能力的热带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这部分热带湿润地区的自然环境仍然可以保持原始性的平衡,成为与高纬度地带成因类型相近的又一个人地关系和谐地区。 (二)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同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土地私有化促进的游耕农业、小农农业的发展和中世纪以后殖民主义的扩张所催化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游耕农业、小农农业和种植园经济遍布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热带湿润森林地区。 (三)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由于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存条件较热带湿润地区 要好一些,所以人类生产活动也相对广泛和深刻。该地区 热量资源丰富,但水分条件则随着距赤道的远近而发生变 化:靠近赤道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1 500mm,远离赤道的 地区降水量一般在300~600 mm左右,最低可至100mm。因 此,在热带干湿季地区便分异出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干旱 稀树草原和热带灌丛稀数草原等三种景观类型。 (四)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等。一般来讲,由于该地区已不适合于种植业的发展,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发展起了“绿洲农业”。这种现象以撒哈拉沙漠最为明显。 return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 经济分布与人口的地理分布是相关联的。经济分布不仅代表着有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也代表着众多的人口消费,即市场需求。但是从以上对人口增长类型的分析来看,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密集分布并不一定代表着发达的经济,因此不能用人口分布取代对经济分布的认识。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分对映异构.ppt
- 第三章平面特与平面系统.ppt
- 第三章电厂锅吧炉补给水处理处理技术.ppt
- 第三章电解音质溶液1.ppt
- 第三章杀菌剂分类离和防治原理.ppt
- 第三章实慢验动物微生物学.ppt
- 第三章酶1通论、酶的说结构与功能.ppt
- 第三章曲柄连命杆结构.ppt
- 第三章碳来水化合物.ppt
- 第三章洗生态学基础.ppt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