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曹永友 - PAGE 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参照历年真题, 自己总结出重点, 该笔记并非全是重点, 为吉大学长总结, 小编我初试没考好, 该科才 117。 加油学弟学妹们。 我分享了很多资料, 你们在百度文库点我用户名可以下载我上传的文档。 2013 年 2 月 4 日于辽宁为你们分享了。 吉林今年下分真的很早。。。。 Chapter one 引言 Learning Objectives 1.列出决定材料应用的六种不同性能 Mechanical properties力学性能 Electrical properties电性能 Thermal behavior热性能 Magnetic properties磁性能 Optical properties光性能 Deteriorative characteristics老化特性 2.说明涉及材料设计,生产和利用的四个因素,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Processing加工过程—〉Structure组织结构—〉Properties性能(性质)—〉Performance使用性能 结构依赖于加工。 性质决定使用性能。因此它们之间关系是线性的。 3.举出在材料的甄选过程三个标准 A考虑材料的使用条件 B考虑材料使用过程的老化 C优先考虑材料的经济性 4. (a)列出三类主要的固体材料,并说明它们化学特点 metal金属 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对可见光强烈反射的结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这一类物质。 ceramic陶瓷 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 polymer聚合物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 (b)写出其他三种材料,并说明它们特点 Composites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reinforcement)组合而成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其特点是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例如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的材料,其比强度和比模量均比钢和铝合金大数倍,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消声、电绝缘等性能。 Semiconductors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的电子材料,其电导率在10(U-3)~10(U-9)欧姆/厘米范围内。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质对光、热、电、磁等外界因素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少量杂质可以控制这类材料的电导率。正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这些性质,才制造出功能多样的半导体器件。 Biomaterials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和机体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无生命的材料。生物材料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人工材料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Chapter two原子结构及原子间作用力 Learning Objectives 1.了解所学的两种原子模型,并能区别其不同。 玻尔模型 1913年,年轻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总结当时最新的物理学发现(普朗克黑体辐射和量子概念、爱因斯坦光子论、卢瑟福原子带核模型等)的基础上建立了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模型,提出了原子结构理论上的三点假设(1)任意轨道上绕核运动,而是在一些符合一定量子化条件的轨道上运动;(2)电子轨离核越远,原子所含的能量越高,电子尽可能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3)只有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原子才会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玻而尔理论解释了原子发光现象但无法解释精细结构和多原子、分子或固体的光谱,存在局限性。 量子力学模型 量子力学是建立在微观世界的量子性和微粒运动统计性基本特征上,在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理论模型中,最基本的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E.Schr?dinger 1887-1961)在1926年提出来的。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它的自变量是核外电子的坐标,它的因变量是电子波的振幅(ψ)。给定电子在符合原子核外稳定存在的必要、合理的条件时,薛定谔方程得到的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