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0解表格
各论的学习方法 组成 (剂量为参考剂量,三因思想,注意用量比例) 用法 (直接影响疗效的服法是学习重点) 功用或治法★ (与病机、主治密切相关) 方解 (病机分析、组方结构、配伍特点、类方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随证加减、现代运用、使用注意 ) 最重要的是巧记 名老中医龚志贤对青年中医的要求 三得: 记得,解得,用得 四戒: 戒自高自大 戒弄虚作假 戒好体面,不接受病人意见 戒懒惰散漫 江而逊:“救治疑难重症先从自己身上取得经验最好,可惜我不能广患诸疾” (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 概述 1.定义 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 概述 2.适应病证 表证 麻疹、水肿、疮疡、痢疾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 概述 3、分类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 概述 4、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 (2)温服,避风寒。 (3)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 (4)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5)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 清代程钟龄把“汗法”列入“八法”之首 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疗效愈佳 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 学习意义 典型的组方结构 外感风寒表实的基础方 主治:风寒表实证 方解 君:麻黄:散风寒、平喘 臣: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 佐:杏仁:降肺气;通腑 使:甘草: 麻、桂相须 麻、杏宣降 (气的运行正常,不仅要通畅,还要维持升降出入的平衡)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淋家、疮家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3、麻黄的剂量 4、体质弱或咳喘甚,用蜜炙麻黄 5、高血压患者慎用 6、红汗 红汗可发生在服药前或服药后 1、服药前 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为什么是鼻衄? 2、服麻黄汤后,未得汗出,发烦目眩,乃因阳气内扰,不得泄越所致。剧者则发生鼻衄,邪可从衄而解。 新用 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 本方加五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 病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某男,50岁,冬季出差,当晚发烧,T39℃,恶寒重,盖两床棉被仍冷得发抖,周身疼痛,咳嗽不止,苔薄白,脉浮紧。服用麻黄汤原方,1剂后,温覆衣被,遍身汗出而愈。 思考:为什么能用麻黄汤收效? 麻黄汤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要点 无汗或汗出不彻 恶寒重 口不渴或轻微口渴,饮水不多 病案 伤寒阳郁吐血 陶尚文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反剧。陶切其脉反浮而紧,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戴佛延,1979,古方医案选编) 附 方 大青龙汤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 三拗汤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 华盖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茯苓、陈皮、苏子、桑白皮。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体痰多,外感风寒证。 学习意义 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 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础方 难点:卫强营弱 阴(营)阳(卫)的关系 《内经》 (生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病理)“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浮越于外) 方 解 君:桂枝 助卫阳,祛风邪 臣:芍药 益阴,敛营幻灯片 23 佐:生姜 散邪,止呕 大枣 益气补中,滋脾生津幻灯片 23 使:甘草(是麻黄汤中甘草剂量的两倍) 思考: 本证已有汗出,为何发汗? 徐灵胎:“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病汗)乃营卫相离,发汗(药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 曹颖甫:病汗也,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 营阴也;药汗,调和营卫而解。 比较病汗与药汗 ★比较:麻黄汤 相同点:风寒表证 不同点 1、病因 2、主治证 3、治法 4、用药及其特点 对“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理解 1、本方通过配伍,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 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 2、无表证的自汗 伤寒论54条 病人脏无他病(排除脏腑其他疾患),时发热,自汗出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病自解,宜桂枝汤主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