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ppt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表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李淑娟 主治医师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报道不一 15%~95%,一般认为病程10年者,发病率达50%以上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能清楚肯定。 相关因素包括: 持续高血糖 高血压 肥胖 高脂血症 遗传易感因素 代谢学说 能量供应不足 葡萄糖代谢障碍,糖氧化供能减少 神经系统所需能量主要由脂肪酸氧化 但糖尿病患者经常缺乏FFA的细胞内载体---L-肉碱和乙酰肉碱 组织蛋白糖基化学说 非酶性组织蛋白糖化导致蛋白功能及代谢异常 鞘膜蛋白糖化→绝缘能力丧失 红细胞结构蛋白糖化→红细胞硬化, 变形能力丧失 血管性缺血缺氧学说 微血管的病损,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和变性 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内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使血管管腔狭窄。 血液粘滞度增高,血小板活性增高,神经内营养血管易发生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 二、病理(1) 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 严重时伴有轴索变性。 有些纤维发生髓鞘再生现象。 神经节细胞变性:后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内脏神经节细胞 病理(2) 脊髓病变以后索损害为主,具有髓鞘和轴索脱失,胶质增生。前角细胞可脱失。 脑部缺乏特异性糖尿病改变,主要是颅外血管和脑动脉,特别是基底动脉环易发生动脉硬化。 临床表现 麻木型:四肢远端(尤其以双下肢多见)对称的(手套、袜子样)麻木、蚁走感、发冷等异样感觉。即出现触觉、温度觉及痛觉障碍 疼痛型:下肢肢端、大腿内侧、小腹和会阴部自发性灼痛,手部和全身疼痛者少见。也可呈闪电样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难以忍受。夜间往往疼痛加剧。 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 患者四肢远端有感觉异常,同时合并有四肢远端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四肢远端震动觉和位置觉障碍。 非对称性单一或多根周围神经病 单神经病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突然疼痛或感觉障碍、肌力减退。 大多在6个月内可完全恢复,偶有后遗症。 这与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不一样,后者很难恢复,甚至病情逐渐进展或恶化。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 瞳孔的反射和泪腺分泌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心率↑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轻瘫、便秘、腹泻 泌尿生殖系统:神经原性膀胱、ED 汗液分泌障碍 脊髓病变 糖尿病性脊髓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后根变性。表现为步态不稳,踩棉花感,闭眼和黑暗处不敢行走。常伴膀胱张力降低、排尿障碍、阳痿等。 糖尿病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综合征:有较长的糖尿病史、上肢远端的肌萎缩,可对称分布,多见于成年人。有明显的全身“肉跳”、腱反射亢进。临床进展十分缓慢。肌电图示有肌纤维颤动、巨大电位等肌肉失神经支配表现。 脑部病变 低血糖引起的脑病、糖尿病性昏迷。 脑血管意外: 糖尿病性脑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区多见,其次为枕叶、桥脑区。 腔隙性梗死多见 脑萎缩和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早于正常人 四.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诊断 确诊有糖尿病; 四肢(至少双下肢)有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障碍; 双拇指或至少一拇指的震动觉异常------用分度音叉在拇指末测3次震动觉的均值; 双踝反射消失; 主侧(按利手侧算)SSNC(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低于同一年龄组的正常均值的1标准差。 五、治疗 (二)减轻对神经损伤的药物 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 糖尿病早期预防性使用可有较好效果,一些 欧洲国家目前已上市应用于临床。 2.神经营养药物: 维生素B1、弥可保(甲基B12) , 神经节苷酯,肌醇 3.抗自由基制剂: VitE、 VitC、人参、黄芪等 4.改善微循环药物: 培达(西洛它唑)、前列地尔、丹参等。 西洛它唑(培达) 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凯时) 使血管扩张,提高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灌流,抑制血 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合成,并有一定的促纤溶和溶 栓作用 用法用量:因制剂不同剂量各异。脂微球载体制剂: 10ug静注或静滴,每日一次。冻干粉针剂:静滴, 100-200ug,每日一次。 2-4周一疗程。 (三)对症治疗 疼痛性神经病变 可用卡吗西平(0.1g,tid)、本妥英钠(0.1g,tid)等镇痛药治疗。 阿米替林(50~75mg/日)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镇痛泵 辣椒素霜剂局部涂用疗效较好 神经性膀胱 1)鼓励病人定时排尿; 2)按摩下腹局部帮助排尿; 3)胆碱能类药物如氨甲酰甲胆碱(10~20mg,tid),可以加强排尿肌功能; 4)抗生素预防泌尿系感染 5 )必要时导尿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 糖尿病性ED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