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网络安全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网络正迅速地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热衷度和依赖性日趋加强,而且在一部分大学生当中, 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如何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防范网络可能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一节 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聚焦案例: 今年22岁的金某从小学习刻苦,品行端正。2001年9月,金某被保送到一所名牌大学。进入大学后不久,他便迷上了网络。   一天,金某在网上邂逅了一个网友,他给金某发过来几个色情网站的网址。当一张张赤裸裸的图片呈现在他面前时,对“性”几乎一无所知的金某顿时面红耳赤,连忙关掉网页。但事后他又禁不住好奇心再次打开了那些淫秽网站。初次尝到“甜头”之后,金某便不再避讳“性”,他将平时没有说过的下流话在网上发泄出来。他还将在网上下载的各类淫秽文字和下流图片大量发送到公共聊天室。2003年5月,金某被选为校学生会干部。但他并没有就此悬崖勒马,反而在网上越来越肆无忌惮。2003年11月初,当金某正在网上公共聊天室发布色情信息时,被网络警察抓获在他租的屋中。学校不仅撤了金某学生会干部的职务,还差一点开除他。 该案例中的金某只是大学生中受色情等不良信息危害的一个缩影。有关机构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然而色情信息只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冰山一角,网络上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因此要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哪些是网络不良信息,学会正确区分。 一、网络不良信息的类型 网络不良信息是指互联网中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能产生消极影响和带来一定伤害的信息。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那些不良的信息,可能会给人和社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危害。分析网络的不良信息,其主要类型有: 1、散布政治谣言的不良信息。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和国内外有政治偏见的人通过网络散布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有关我国政治生活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有的夸大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失误, 有的编造国家领导人的私人生活, 有的散布国家和地方领导人的变动, 有的甚至捏造我国的对外政策以期引起国际纠纷。 2、煽动民族分裂的不良信息。国内外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通过互联网散布的以引起国内民族纠纷、伤害民族感情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诋毁我国的民族政策, 夸张民族之间的纠纷, 鼓吹民族独立, 甚至公然煽动民族复仇心理。 3、传播邪教与封建迷信思想的不良信息。这类信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非法邪教组织(如“法轮功”邪教组织)通过互联网上自己的网站传播邪教思想的信息, 一部分是一些网站散播的封建迷信思想。这些信息包含有强烈的宿命论思想,迷惑浏览者, 引导人们相信鬼神、算命和风水。 4、渲染暴力、毒品等内容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宣扬暴力, 肯定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尊严、财产等权利的暴力行为,宣扬“英雄主义”, 鼓吹“强盗逻辑”。有些信息则宣传毒品、赌博等, 引导人们参与吸毒、贩毒和赌博等违法行为。 5、宣传色情内容的不良信息。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性、隐蔽性,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黄色垃圾”。这些色情信息包括三部分, 一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色情传播机构设立的网站通过网络公开发布的各种色情信息, 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点播; 二是一些心理不健康者建立的BBS论坛、聊天室等散布和交流各种色情信息; 三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E - mail向他人散发含有色情内容的信息。 想一想:在平时的上网过程中,如何正确区分网络不良信息? 二、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分析 互联网上的信息包罗万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地接触和深入互联网, 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危害越来越严重。这些危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网络不良信息所展示的是混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甚至是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这些不良信息使大学生受到“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的侵蚀, 动摇和放弃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转而追求以享乐和利己为目的的错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求感官刺激和眼前利益,误入歧途,直到自我毁灭。 2、降低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互联网上西方思想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 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大学生出现了欣赏和追求西方所宣传文化的趋势。这不仅使大学生不同程度地淡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还威胁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生存。长此以往,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