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DEVA助力机械手系统功能解析及使用
INDEVA助力机械手应用及系统功能分析
编写:纬戈伦(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郑义筠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但受成本和功能限制还不能独立完成所有的物料搬运工作,大量的物料搬运工作仍需要人来完成。如何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工人的身体伤害,西方国家在传统的专用工具和助力设备基础上,研发新一代人机工程设备:智能辅助设备IAD (Intelligent Assist Device),是一种可与操作者在同一物理空间实现人机合作作业的特种作业机器人。它主要用于各种装配生产线、物流传送作业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轻松搬运:零重力操作,可完成物料的搬运、装配和定位工作,成为各行业物料搬
运装备的首选。
精确定位:悬挂载荷后,在空中处于“浮动”状态,可实现所操作物料的快速定位。
操作简单:不需要控制按钮,人的动作即机械的动作指令。刚性结构,可配备任何
形式的夹具系统。
4. 高效安全:人机合作,减少误操作,提高安全保障和工作效率。
目前智能助力机械手的搬运能力在80kg ~ 320kg 之间,基本参数见下表。
载荷能力(带夹具)
kg
80
125
160
240
320
提升行程
m
3
2.8
2.8
1.87
1.45
提升速度
m/min
36
22.5
18
12
9
电源
V-AC
Hz
110-230
50/60
最大功耗
VA
700
防护等级
IP
54
表一
二、安装形式基本可分为:立柱式、吊顶式和吊顶轨道式三种,外形图片见图一。
图一
三、系统功能分析:
1)系统结构
图二 系统结构示意
标号
名称描述
1
电机
2
电源
3
控制中枢
4
提升单元
5
电源接头
6
动力鼓
7
立柱
8
机械手臂
9
离合器
10
线缆卷
12
手臂线缆
13
黑盒子
14
控制中枢芯片集成
15
负载单元
16
滚道导向集成
17
绳索滑道
18
夹具锁紧装置
图三
HL1: 电源
HL5: 悬浮功能指示灯
SB87:悬浮功能控制按钮
SB12: 停止按钮
2)系统控制
系统的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方式,上位机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其任务是接受处理下位机信号并控制驱动提升系统;下位机以高性能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其任务是接受处理末端操作信号并传递给上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采用RS232串口通讯方式。提升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如图四所示。
指示灯控制开关光电隔离操作力F末端操作器滤波放大 下位机(高性能单片机RS232行程开关编码器提升装置负载 上位机(高性能单片机)驱动板整形滤波光电隔离
指示灯
控制开关
光电隔离
操作力F
末端操作器
滤波放大
下位机
(高性能单片机
RS232
行程开关
编码器
提升装置
负载
上位机
(高性能单片机)
驱动板
整形滤波
光电隔离
图四
3)微操作力控制
提升系统采用微操作力控制方式。提升系统的微操作力控制原理是仅仅利用末端操作器检测操作者施加的微操作力,通过在线的实时处理,及时响应操作者的上下动作,大大降低惯性,延展操作者的手臂,这是提升系统的指尖控制调节模式,其控制原理方框图如图五所示。为了实现负载位置的精细移动调节,设置了提升系统的微调模式,即利用按钮开关实现负载重物的位置微小调节,每次移动速度能达到0.5mm/s,实现位置精确调节。
上位机
上位机
RS232
控制盒
PWM
提升系统
操作力信号
末端操作器
F
负载
负载
图五
4)提升系统控制原理
整个系统由高性能单片机、功率放大模块、通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