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寄生虫都标本考查.doc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都标本考查

蠕形螨特点:蠕虫状,长0.1㎜~0.4㎜。 颚体:螯肢、须肢各一对 体分为 足体:4对足 末体:有环状横纹 白蛉特点:体小,3㎜,约为蚊子1/3,驼背状,全身密生细毛,灰黄色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触角细长,分为16节。触须分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气为刺吸喙约与头等长,基本构造与蚊同。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狭长,末端尖,上有许多长毛。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二分裂法繁殖 人虱特点:体形较小,呈长形,颜色较浅,足短小,有强壮的爪可抓附在寄主上。头部小,上有独特的暗色的眼。 软蜱特点:身体略呈卵圆形,体色土黄,足色稍浅,表皮呈皱纹状,遍布很多星状小窝。背面与旗面之间的体缘无缝线。口下板窄长,呈矛头状,齿式为2/2,每纵列有6~8枚齿。须肢呈长简形,假头基呈矩形,气门板呈新月形。跗节I背缘有2个粗大的瘤突和一个粗大的亚端瘤突;跗节Ⅱ~Ⅳ的假关节短,背缘有一个小瘤突,亚端部背缘还有一个粗大瘤突。 蚤特点:雌蚤长3mm左右,雄蚤稍短,体棕黄至深褐色。有眼或无眼。全身多刚劲的刺称为鬃(bristle)。 头部 略呈三角形,其中央的触角窝(antennal fossa)可将头分为前头和后头两部分,前头上方称额,下方称颊。胸部 分成3节,每节均由背板、腹板各一块及侧板2块构成。腹部 由10节组成,前7节称正常腹节,每节背板两侧各有气门1对。 绦虫卵特点:呈球形,直径平均34μm;壳薄易脱落;壳内为胚膜,较厚,棕黄色,光镜下具放射条纹;牛带绦虫卵和猪带绦虫卵都以胚膜为界;卵内含六钩蚴,一般有6条小钩;牛带绦虫卵大小为30~40μm,而猪带绦虫卵大小为31~43μm,都明显小于受精蛔虫卵;两种带绦虫卵卵壳极薄,在虫卵自孕节散出后,多已脱落,而通常所见的外壳实为胚膜。 肺吸虫卵特点: 100μm×55μm。不规则椭圆形;金黄色。卵壳厚薄不均,卵盖明显,常略倾斜。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 日本血吸虫卵特点:平均约89×67μm。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可分泌虫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 ,SEA) 肺孢子虫包囊特点: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6μm, 内含囊内小体。 微小膜壳绦虫乱特点: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胚膜较厚,8~60×36~48um,内含六钩蚴。 无鞭毛体特点:卵圆形;大小为2.9~5.7×1.8~4.0μm ;有一较大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 无鞭毛体特点:卵圆形;大小为2.9~5.7×1.8~4.0μm ;有一较大圆形核;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 弓形虫滋养体特点:不规则,有大小之分。小的为1~1.5μm, 大的2~8μm 胆道蛔虫症 肺吸虫卵特点: 100μm×55μm。不规则椭圆形;金黄色。卵壳厚薄不均,卵盖明显,常略倾斜。内含10多个卵黄细胞,1个卵细胞常位于正中央。 未受精蛔虫卵特点:大小90×40μm 长椭圆形棕黄色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薄,无蛔甙层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布氏姜片吸虫卵特点:最大的蠕虫卵。 130~140μm×80 ~ 85μm。呈椭圆形 ;淡黄色。卵壳薄,均匀,卵盖不明显。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20~40个。 恶性疟原虫成熟裂殖体 特点:裂殖子8~36个,通常18~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一团;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3/4。 阿米巴碘液染色包囊特点:圆球形,10-20μm (13μm),可见1核、2核和4核包囊。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结构为拟染色体,苏木素染色为黑色棒状,另可见糖原泡。 阿米巴碘液染色包囊特点:圆球形,10-20μm (13μm),可见1核、2核和4核包囊。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结构为拟染色体,苏木素染色为黑色棒状,另可见糖原泡。 阿米巴碘液染色包囊特点:圆球形,10-20μm (13μm),可见1核、2核和4核包囊。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结构为拟染色体,苏木素染色为黑色棒状,另可见糖原泡。 恶性疟原虫子孢子特点:呈梭形,10~15μm×1μm;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后散出,随血淋巴钻入蚊体组织;只有到蚊唾腺内的子孢子才具有传染性。 恶性疟原虫配子体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特点: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色蓝而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黄棕色,小杆状,在核周围较多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特点:新月形,两端较尖; 核致密,深红色,常位于中央; 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周围。 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特点:虫体较小,胞质浅蓝; 核大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的中央。 间日虐成熟裂殖体 特点:裂殖子12~24个(16个),排列不规则; 虫体占满胀大了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