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胞生理石2大学生理学.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理石2大学生理学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教学目标: 掌握信号分子与受体的概念 熟悉几种重要的第二信使 了解三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 1. 2. 3. 一、细胞的通讯方式 1.缝隙连接 2.细胞表面蛋白 3. 信号分子 二、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 1、信号分子: 亲脂性:类固醇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亲水性:神经递质,肽类激素,细胞因子 第一信使 2、受体(receptor) 概念:指细胞内能识别和/或选择性结合特定 信号分子的一类蛋白质分子。 分类:膜受体,胞浆受体和核受体。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特性: 特异性; 高亲和力; 饱和性; 可逆性; 3. 第二信使 1965年 特性: 第一信使和膜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内产生的; 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的信号反应; 浓度受第一信使调控 Surtherland 几种重要的第二信使: 环腺苷酸(cAMP)  AC PDE ATP cAMP 5’-AMP 下游:阳离子通道;蛋白激酶A(PKA)  环鸟苷酸(cGMP) GC GTP cGMP 下游:阳离子通道;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G(PKG) 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  PLC PIP2 IP3 + DG 内质网 释放Ca2+ PKC AA PG Ca2+:钙调蛋白(CAM) IP3受体  钙通道 钙泵 钠钙交换器 Na+ Ca2+ Ca2+ CAM Ryanodine 受体 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通道 识别部分 通道结构 受体 (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 G蛋白的分类:兴奋型(Gs);抑制型(Gi); Gq型(激活PLC) 1.cAMP信号通路 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信号分子---受体 ---G蛋白---效应器酶 ---第二信使 (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 受体酪氨酸激 酶介导: 受体本身有酪氨 酸激酶特性; 信号分子: 生长因子 MAPK 转录因子磷酸化 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介导 受体本身无激酶特性,可与酪氨酸蛋白激 酶结合,自身磷酸化 信号分子:细胞因子  受体鸟苷酸环化酶介导 受体本身就是GC,可产生cGMP 第三节 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目标: 1.熟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2.掌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极化、去极 化、复极化、超极化、兴奋性、 阈值等概念。 3.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特性。 生物电现象(Bioelectricity) : 生物体活细胞 在安静和活动时都存在电 活动的现象。 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 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脑电图 肌电图 心电图 elephant nose 1000V fish glass life fish 400V Fresh water catfish 400V 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1.概 念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 位差。 2.RP实验现象: 1939年Hodgkin 主要离子分 布:膜 膜 3.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条件:(1) 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 内: 外: 哺乳动物神经轴突内外的离子浓度(mmol/L) K+ Na+ Cl- A- 细胞内 140 10 4 60 细胞外 5 130 120 15 细胞内外浓度比 28:1 1:13 1:30 4:1 离子流动方向 外流 少量内流 少量内流 不流动 (2) 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 > Cl- > Na+ > A- 阻止K+外流 吸引K+内流 形成阻止K+外流电场力 形成促进K+外流浓差力 细 胞 内 钾 浓 度 高 于 细 胞 外 膜外正电荷↑ 膜内负电荷↑ K+外流 A-滞留在膜内表面 K+外流达到平衡,形成静息电位 机制: 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 K+外流达到平衡,形成静息电位 形成阻止K+外流电场力 = 形成促进K+外流浓差力 阻止K+外流 吸引K+内流 膜内负电荷↑ 膜外正电荷↑ K+外流 A-滞留在膜内表面 4.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细胞内外钾的浓度差 K+的平衡电位(Nernst公式):-90mV [K+]o [K+]o RT ln ——— = 60lg ——— (mV) Ek= — ZF [K+]i [K+]i 膜外K+浓度↑,或膜内K+浓度↓,Ek↓ 膜对钠和氯的通透性 钠钾泵的活性 (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1.概 念:细胞受刺激后产生的可传播的电变化。 2.实验现象: 3. 图形 阈下电位 上升支 下降支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