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交大-自然辩证法-谢老师-教群案word浓缩版本
自然辩证法
第一讲 绪 论
“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这一点是神秘的。”—— 维特根斯坦
一、“哲学”
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词源解释
Phi-losophy
爱-智慧
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都是哲学。
哲学是对智慧的态度,是把具体的智慧作为思考的对象进行追问、反思。
哲学智慧是反思、批判、否定、怀疑的智慧。
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对自明性的分析”:爱智的哲学是把人们习以为常、认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理所当然的认识作为“问题”去反思。
“熟知”、“无知”、“真知”
链接:恩格斯的《总计划草案》
历史的导言: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自黑格尔以来的德国理论发展的进程。回到辩证法上去是不自觉的,因而是充满矛盾和缓慢的。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各门科学的联系。
关于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的概要。
认识的界限。
机械论。
原生粒的灵魂。
科学和讲授。
细胞国家。
达尔文主义的政治学说和社会学说。
遗稿的艰难出版过程
伯恩斯坦
梁赞诺夫
1925年,苏联根据所拍的相片,将恩格斯的手稿翻译成了俄文,以“自然辩证法”为书名,首次公开出版。
此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苏联以俄文出版以后,接着又以日、中、英、德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自然辩证法随之开始大范围传播
关于书的名称和内容(1)
“变戏法的手腕”
1927年的德文版名称为《辩证法和自然》
1935年重新校订的德文版又改为《自然之辩证法》
日本的译本也书名各异,如《辩证法和自然》,《自然之辩证法》等
《自然辩证法》有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揭示科学进步中的辩证性质
自然科学和哲学,讲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界的辩证法,就是将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用于自然界
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讲认识论与辩证逻辑,讲自然科学方法论
物质的运动形式
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由许多片段和随感组合起来的。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必然性(1)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生物进化论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为什么在德国?
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
三、作为一门学科的自然辩证法
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
舶来品
布袋和尚的大口袋
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教战略与政策研究、自然哲学、生态哲学、环境问题研究等等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马哲分支;组成、桥梁;交叉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 ? ?
自然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思维辩证法
? ? ? ? ?
自然科技 人文社科 认知思维科
? ? ? ? ?
自然 社会 思维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1)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2)
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自然观
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考察 ?科技方法论
对科技发展及其社会运行的考察?科技观
自然辩证法学科对象示意图
链接:历史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一切在哲学之中
一切在哲学之外
哲学在一切之中
“一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不只是一本单纯的实验发现的流水帐,它同时还伴随着概念的发展,或者概念的引进。……因为正是概念的不确定性迫使物理学家研究哲学问题。”
——海森堡(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联系(2)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实着自然辩证法理论。
自然辩证法指导具体自然科学的研究
“特别是公认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解开他们的领域之迷的工具”。
——库恩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联系(3)
指导作用之一:对科学理论基础的哲学分析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和与之相应的哲学观念相联系的。
任何一次科学革命就不单纯是科学理论的变更,而一定伴随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化。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诞生以后,创立这个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