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成 绩
评卷人
研究生姓名
张文庆
学 号
201002060027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构建》
专 业:
法律硕士
课程名称:
刑事诉讼法
课程类别:
必修
任课教师:
佴彭
开课时间:
2011---2012第一学期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构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前所未遇的法律问题和与之不相适应的法律真空逐步显露出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解决。其中,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就是近来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司法救助制度,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来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权益,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呈现出逐步增多的态势,恶性刑事案件逐步增加就是这种社会现象在司法领域中的反映之一。刑事被害人因得不到赔偿而导致生活困难或无钱维持治疗的情况不断地出现在新闻媒体,要求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实际上反映出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本文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问题,并对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现实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制度的内容构件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对我国在此制度的构建和立法上起到一定的促进。
关键词:国家补偿制度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 被害人
引言
在我国刑事赔偿难是一个一直都无法得到解决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刑事被害人进行补偿,是国家在确保有效打击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从经济上弥补刑事被害人损失,体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但在刑事审判实践中,由于被告人被判刑甚至被执行死刑、无财产可供执行等情况的大量存在,往往使得刑事被害人从判决中获得的补偿无法切实充分兑现,甚至于导致被害人及其家庭生活因此陷入极端困难之中。如何解决好刑事被害人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司法功能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在现有法律规定之外探寻一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机制,以保证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无法从被告人处获得补偿时,仍然能够得到国家的物质抚慰,以安抚其精神,安定其生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起以社会福利说为理论基础的被害人补偿制度,并参照各国的立法例,结合自身的国情,在补偿原则、补偿对象、补偿范围、实施方式等问题上,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
一、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背景和和缺失原因分析
(一)、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背景
被害人补偿并非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早在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已有了犯罪被害人政府补偿制度。此后,政府补偿逐步被罪犯赔偿所代替。但刑事被害人未能从罪犯处获得赔偿,而陷入“人财两空”的境地时,国家并不能无动于衷。国家如何救助刑事被害人,在被害人学理论研究的指导下,现代意义上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也应运而生了。所谓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遭受特定犯罪侵害的人,包括被害人本人及其一定范围内的近亲属(如被害人的父母、子女、配偶等),在不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从犯罪人处获得损害赔偿时,由国家对其所遭受的物质的或者非物质的损失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安全及司法保护制度。”该制度源于新西兰,此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主要国家都从立法上对该制度加以规定。但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已不是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创举,而是成为具有普遍法治意义的一项基本制度。1985年联合国通过了《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明确规定了缔约国对刑事及滥用权利的被害人的补偿制度及对象、方式、资金来源和补偿程序。1999年,联合国通过了政策制定者实施“为犯罪和滥用权利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的指南,还通过了被害人使用和应用“为犯罪和滥用权利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的司法手册。
在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对许多人而言还较为陌生,只是少数地方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由于各地规定不统一,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需要国家对此作出较为全面统一的立法。2007年1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宣布“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2007年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正进入被害人时代”。郭建安:《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郭建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方宪政思想史略第七章下.doc
- 刑法诉讼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一).doc
- 怎样教学生学习拼音99.doc
- 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力量.doc
- 中国医疗服务治理机制的目标范式与政府责任.doc
- 1、王德恭走进敕勒川文化专题讲座.doc
- 北京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doc
- 被撤销之被撤销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应用.doc
- 答案安装核算、造价员岗位知识题库.doc
- 大学毕业生涯规划书.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