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课程设计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建环教研室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 各房间空调系统设计 制冷机房设计 原始资料 建筑资料 建筑概况 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土建图都有地下层,地下层层高为4.5m 制冷机房统一设置在地下层 选择合适的房间作为制冷机房(不宜过大) 原始资料 水、电源资料 水源:市政给水干管已入户,水源充足。 电源:有380V和220V电源,且用电容量足够。 原始资料 城市气象资料 (保定) 大气压力: 冬季 769mmHg 夏季 752mmHg 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 -9℃ 冬季通风 -4℃ 夏季通风 31℃ 冬季空气调节 -12℃ 夏季空气调节 34.9℃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冬季空气调节 53% 最热月月平均 76% 室外风速: 冬季 2.2m/s 夏季 2.0m/s 年主导风向: 西南 最大冻土深度: 55cm 设计程序 设计依据 相关设计规范 相关设计手册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陆耀庆)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设计程序 空调系统设计 冷负荷计算(面积指标法)。 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 新风系统设计。 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气流组织计算及风口尺寸确定。 空调水系统。 设计程序 制冷机房设计 制冷方案确定,冷水机组选择。 计算选择附属设备。 设备布置。 管道布置。 需要强调的是,机房内所有设备和管道都需要有计算过程。 设计程序 其他相关设计 管道保温。 消声与减振。 指标汇总。 设计成果 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 设计图纸 课程设计指导 冷负荷计算 确定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查阅相应的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表。 计算房间空调冷负荷。 计算湿负荷。 课程设计指导 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办公楼的空调形式一般采用风机盘管或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一般分层设置。餐厅等大空间一般采用全空气系统。 风管尺寸按经济流速确定,同时考虑控制气流噪声要求。 课程设计指导 新风系统设计 按标准和要求确定新风量、新风处理终状态参数。 新风系统的划分和组成。 新风系统风量、阻力计算,选择新风机组。 课程设计指导 空气处理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焓湿图 课程设计指导 气流组织计算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应根据室内温湿度基数、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允许气流速度、允许噪声标准,结合建筑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办公室一般采用上送上回或侧送上回形式,餐厅一般采用上送上回形式。 课程设计指导 风口确定 送风口可采用双层百叶、条缝形封口或散流器,回风口可采用单层百叶、散流器或双层百叶。根据房间性质选择。 选择合适送风速度,确定风口尺寸。 回风口处通常宜设风量调节阀。走道回风时,其断面风速不应大于0.25~0.35m/s。 建筑性质 最大送风速度 建筑性质 最大送风速度 住宅 2.5~3.8 个人办公室 2.5~5.0 旅馆客房 2.5~3.8 个人办公室(无隔声) 4.0~6.3 会堂 2.5~3.8 一般办公室 5.0~6.3 侧送百叶风口的最大送风速度(m/s) 建筑性质 允许噪声(dB) 室内净高(m) 3 4 5 6 7 旅馆、饭店、个人办公室 40~46 5.2 5.4 5.7 5.9 6.1 公共建筑、一般办公 54~60 7.4 7.9 8.3 8.7 8.9 散流器送风的最大送风速度(m/s) 课程设计指导 空调水系统设计 冷水系统一般采用闭式循环系统,根据建筑总高度和设备的承压能力确定水系统是否需要进行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