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下之博弈分析
课题选择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是最好的教材,在重大的时代转折点,充满了各种选择和对抗,适合用博弈论分析 熟悉辛亥革命的历史和人物,能够在基本按照史实的基础上重述历史 林老师来自台湾,辛亥革命是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本课题的研究也献给教书育人的林老师。 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遵循史实,提炼抽象。 时间为线,事件为主。 宏观和微观结合。 合理假设效用。 课题中的主要参与者 假设收益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进,固然可喜。 退,也是美德。 考虑你的对手, 选择你的人生。 backup 博弈分析 设革命军1,袁世凯2,清政府3 结论 精炼纳什均衡(起义,请袁,不全力镇压) 清廷已不具备约束袁世凯权利的能力。 革命能够成功是出于必然与偶然的共同结果 * 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 辛亥革命博弈论案例分析 华挺,刘海鹏,陈文龙,陆彬,张鹏 革命党 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政府(孙中山, 黄兴,汪精卫等) 立宪派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汉人掌握权力。(张謇、梁启超、汤化龙) 袁派 掌握中央和地方实权,尤军权财权。(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 清政府 维护满清皇权统治。(慈禧、载沣、端方、良弼) 权力 精神 社会效应 经济利益 舆论 案例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政府 立宪派 100多年前,中国尝试着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道路,取得一定成果,几乎达成目标。只要繁荣富强,这条道路有何不可呢? 背景和史实: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元气大伤。 1895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取胜,震动。 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立宪派政治要求。 革命派武装起义,清政府感到危险。 晚晴最后10年的改革走的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 1901年—1905年,慈禧领导新政,主要有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开办新学,改革官制,训练新军,开放舆论。 背景和史实: 1905年 1906年9月 1907年9月 1908年9月 1908年11月 1909年11月 革命党起义,全部失败,看不到希望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 中央设立资政院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9年开国会计划 光绪与慈禧死。溥仪即位,载沣摄政 省联合请愿 以立宪派、革命派双方为代表。 1、清立宪,分权,舆论,拉拢立宪派,打击革命派。 2、立宪派支持清,参政权,经济利益,免受社会动荡和暴力流血。 3、清不改革立宪,政局不稳,把立宪派推给革命党。立宪派如支持清,享受不了权利,舆论被动。如不支持,可以静等清垮台,再得些小利 支付分析和假设 结论: 纳什均衡----(8,6) 清政府改革立宪,立宪派支持 清政府又挺过十年,回光返照的原因。清改革立宪派支持是双方的最佳选择 政治传统,集权,皇帝。立宪派不要大动荡和暴力革命。 立宪派的推动和革命党的逼迫。清失去了耐心,平缓稳妥改变得又急又快,欲速而不达。 结论和意义: 中国,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有一个日本,君主立宪的繁荣富强之路 案例二:皇族内阁和保路运动后的革命形势 基本要素:博弈方为 立宪派 革命党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之争 要不要皇帝?走君主立宪还是共和? 背景和史实: 1911年5月8日 1911年5月9日 1911年5月20日 1911年6月16日 1911年8月4日 1911年9月25日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 宣布实施铁路国有政策 盛宣怀与英美德法签订借款合同 保路同志会成立 四川同盟会资中召开会议商讨武装起义 同盟会宣布荣县独立 以立宪派、革命派双方为代表。 立宪派:预期中的权力没有实现,肥皂泡破灭,看不到希望;而“铁路国有”直接威胁到其经济利益。如果支持革命,虽革命党占风头得领导,社会动荡也会损害部分利益,但革命很可能成功,能分享革命果实;如果不支持革命,在革命党起义成功时,则不能获取权利,还会受革命党压迫。在起义不成功时,自己没什么好处。 革命党:全国舆论批评,验证革命派判断。保路运动演变到武装斗争。良好革命条件。如起义,很可能获立宪派支持,推翻清政府可能性很大,如没有立宪派支持,代价会增大,成功可能性有,但会较小;如不起义,立宪派有可能会转向而成为领导派别,革命党失去重要的机会 支付分析和假设 博弈分析 模型 革命党 起义 不起义 立 宪 派 支持 (10,20) (5,-5) 不支持 (0,10) (-5,-10) 博弈模型: 有一组占优策略均衡 和案例一对比,清政府“假立宪”把立宪派推向了革命党。 革命党选择起义,立宪派选择支持,两者利益能够实现最大。 当年的4月份,广州起义一败涂地,仅几个月后武昌起义能成功。 地方分离主义。多省立宪派起到关键作用。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