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③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或称累进性破裂阶段(CD段):C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相应于该点的应力为屈服极限,其值约为峰值强度的2/3。进入本阶段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本阶段的上界应力称为峰值强度。 ④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段):岩块承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到本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此后,岩块变形主要表现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试件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并不降到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载力。 * 3)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工程意义 ①揭示岩石试件破裂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 岩石的力学性质 ②预测岩爆。 若AB,会产生岩爆 若BA,不产生岩爆。 * 岩石的力学性质 ③预测蠕变破坏。 当应力水平在H点以下时保持应力恒定,岩石试件不会发生蠕变。 应力水平在G- H点之间保持恒定。蠕变应变发展会和蠕变终止轨迹相交,蠕变将停止,岩石试件不会破坏。 若应力水平在G点及以上保持恒定,则蠕变应变发展就和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右半部,试件将发生破坏。 * 岩石的力学性质 ④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 循环荷载:爆破,而且是动荷载。 在高应力水平下循环加载,岩石在很短时间内就破坏。 在低应力水平下循环加载,岩石可以经历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岩石工程才会发生破坏。 所以,根据岩石受力水平,循环荷载的大小、周期、全应力—应变曲线来预测循环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时间。 * 岩石的力学性质 1.10 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岩石变形特征 如图所示的大理岩,在围压为零或较低的情况下,岩石呈脆性状态; 当围压增大至50MPa时,岩石显示出由脆性到塑性转化的过渡状态: 把岩石由脆性转化为塑性的临界围压称为转化压力。 围压增加到68.5MPa时,呈现出塑性流动状态; 围压增至165MPa时,试件承载力则随围压稳定增长,出现所谓应变硬化现象。 * 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①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②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大; ③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大; ④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弹塑性→应变硬化。 花岗岩应力-应变曲线 * 1.11 岩石的扩容 扩容:当外力继续增加,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岩石试件的破坏,这种体积明显扩大的现象称为扩容 。 实验表明:体积应变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体积变形阶段 体积应变在弹性阶段内随应力增加而呈线性变化(体积减小),在此阶段内,轴向压缩应变大于侧向膨胀。称为体积变形阶段。在此阶段后期,随应力增加,岩石的体积变形曲线向左转弯,开始偏离直线段,出现扩容。 在一般情况下,岩石开始出现扩容时的应力约为其抗压强度的1/3~1/2左右。 * ②体积不变阶段 在这一阶段内,随着应力的增加,岩石虽有变形,但体积应变增量近于零,即岩石体积大小几乎没有变化。 在此阶段内可认为轴向压缩应变等于侧向膨胀,因此称为体积不变阶段。 ③ 扩容阶段 当外力继续增加,岩石试件的体积不是减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长速率越来越大,最终将导致岩石试件的破坏,这种体积明显扩大的现象称为扩容,此阶段称为扩容阶段。 在此阶段内,当试件临近破坏时,两侧向膨胀变形之和超过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压缩变形值。 这时,岩石试件的泊松比已经不是一个常量。 * 岩石的力学性质 1.12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1)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结合水:产生三种作用:连结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 连结作用:将矿物颗粒拉近、接紧,起连结作用。 润滑作用:可溶盐溶解,胶体水解,使原有的连结变成水胶连结,导致矿物颗粒间连结力减弱,摩擦力减低,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水楔作用:当两个矿物颗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补充到矿物表面时,矿物颗粒利用其表面吸着力将水分子拉到自己周围,在两个颗粒接触处由于吸着力作用使水分子向两个矿物颗粒之间的缝隙内挤入。 * 岩石的力学性质 当岩石受压时: 如压应力大于吸着力,水分子就被压力从接触点中挤出。 反之如压应力减小至低于吸着力,水分子就又挤入两颗粒之间,使两颗粒间距增大。 这样便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岩石体积膨胀,如岩石处于不可变形的条件,便产生膨胀压力;二是水胶连结代替胶体及可溶盐连结,产生润滑作用,岩石强度降低。 * 岩石的力学性质 重力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孔隙水压力作用和溶蚀、潜蚀作用。 孔隙压力作用:孔隙压力,减小了颗粒之间的压应力,从而降低了岩石的抗剪强度,使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