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羊婧兰 6A病区 全髋置换术概述: 正常人体的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近端的股骨头构成 全髋关节置换术,即用人工材料置换、重建人体病损的髋关节中已破坏的软骨和骨 60岁以上髋关节严重疾患,经非手术疗法无法缓解症状者,需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适用于骨关节炎、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疾病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的身体状态有一定的要求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关节功能与术后出院后功能锻炼情况有关 要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置换后的人工关节 手术适应症: 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不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股骨颈囊内骨折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创伤性骨关节炎 某些类型的骨肿瘤 某些类型的髋部骨折 手术禁忌症: 各种炎症 神经性疾病 髋部肌力不足 骨骼发育未成熟者 未控制的重要脏器疾病 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困难者 病理性肥胖 下肢严重的血管性疾病 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 解刨图 手术图解 切除股骨头 和一层髋关节窝 将金属股骨头和金属杆插入股骨, 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的骨盆关节窝。 术前 术后 X线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护理问题】 ?? (1)疼痛:与骨折或手术伤口有关。 ?? (2)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后强制性约束不能活动有关。 ??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外伤或长期卧床有关。 ?? (4)潜在并发症:静脉栓塞、肺部感染。 ??? (5)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 ?? (6)有肢体废用性萎缩的可能:与长期卧床、皮牵引及功能锻炼差有关。 ? 【护理目标】?? (1)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保持良好功能位,促进伤口处愈合。 ?? (2)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 (3)皮肤完整无破损。 ?? (4)密切观察病情,避免并发症发生或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 (5)在患者卧床期间,做好预防,不使病人发生便秘。 ?? (6)鼓励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肢最大程度地恢复正常功能。 术后疼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机体的创伤较大,在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感到切口疼痛,并可持续72h甚至更长。有效解除病人疼痛,可保证睡眠和良好的心里状态。常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也有用冷敷切口的方法减轻疼痛。 体位护理 ? 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既可固定关节,又能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同时也便于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 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10~30度、屈曲10~15度中立位,术后患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患肢穿“丁”字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防止患肢外旋;双腿间放一楔型软枕,防患肢内收。同时忌双腿交叉和盘腿的动作,以防人工假体脱位。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伤口负压引流管护理??? 伤口置负压引流管的目的是吸出人工关节周围残留积血,以减少伤口内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 护理时应注意: ①保持引流管的负压状态和引流通畅。 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50~250?ml/d,色淡红,若引流液≥3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 ③引流管的位置应低于切口位置30?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④24h引流液<5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DVT) DVT的观察和护理措施:DVT多发生在术后1~4天,大部分症状较轻,少数病人可有疼痛,小腿肿胀、低热,容易被手术创伤性反应或伤口疼痛所掩盖。 常见的护理措施有:术后早期进行踝、膝关节的主、被动屈伸动作以及早期下地活动;静脉输液宜在上肢为佳,一般不使用止血药物。 术后各期体位及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当天 术后第一天 术后第二天至一周 术后第二天,取半卧位 (为避免假体脱位床头不宜超过30°,术后1周抬高45-60°,不超过90°) 做轻柔的髋关节曲伸活动,注意曲髋<45° 同时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 术后第三天 患者坐床边,患者做直腿抬高维持5-10秒。其目的是恢复股四头肌的功能,增加腿部力量,为下地走路准备。 术后5-7天 协助患者扶助行器下地练习行走,其方法是: 患者双手扶助行器向前移动10CM左右再放下,患肢向前迈一小步,如此重复,初次行走时间不超过30MIN,注意保护患者,以免跌倒。 术后8-14天 患者正常饮食,体力逐渐恢复,可在床边练习站立。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协助,患肢不负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快乐的15个习惯-竞越课程..pptx
- 快乐作文三年级第二课--大自然真美..ppt
- 快铺地砖系统在住宅建设部品件中的应用..pptx
- 快速成形与快速速模具制造技术..ppt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ppt
- 快速高真空击密法..ppt
- 快速胶粘剂生产..ppt
- 快速消突技术研究—水力冲孔措施..ppt
- 快速制模1-软模..ppt
- 快销品渠道模式分析——可口可乐案例..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