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1
.
浅谈我国民法中的人身权保护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人们对民事主体人身权的民法保护问题日益重视。人身权是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身权不但是相对于财产权而言的另一类重要民事权利,它同时也是民事主体享有其他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享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人格是民事主体从事一切法律行为的必要条件。我国历来重视人身权立法,如我国1979年和1997年的《刑法》,都把保护公民人身权作为刑法基本任务之一。我国宪法第37,38条分别规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并作为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民法通则依据宪法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专设第四节“人身权”,共计8个条文,并在第六章“民事责任”中规定了侵犯人身权的民事责任(第119,120条)。因此,要完善人身权的立法及对它的保护,但在我国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体系还不完善,本文就从民法的视角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做一论述,对我国民法中有关人身权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身权 民法 人身权保护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2716567一、 人身权概念的界定 PAGEREF _Toc302716567 \h 2
HYPERLINK \l _Toc302716568(一)、人身权的概念内涵 PAGEREF _Toc302716568 \h 2
HYPERLINK \l _Toc302716569(二)、人身权具有的法律特征 PAGEREF _Toc302716569 \h 3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0二、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方式 PAGEREF _Toc302716570 \h 6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1三、目前我国人身权立法的现状与缺陷 PAGEREF _Toc302716571 \h 8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2(一)、关于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 PAGEREF _Toc302716572 \h 8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3(二)、《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 PAGEREF _Toc302716573 \h 9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4(三)、具体人格权立法尚不完备。 PAGEREF _Toc302716574 \h 9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5(四)、对于各种具体人格权的具体权利内容,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主要靠学理解释。 PAGEREF _Toc302716575 \h 9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6(五)、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手段不尽完备。 PAGEREF _Toc302716576 \h 10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7(六)、对于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缺乏明文规定。 PAGEREF _Toc302716577 \h 10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8四、对完善我国民法中人身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PAGEREF _Toc302716578 \h 11
HYPERLINK \l _Toc302716579(一)、对近年来民法中对人身权保护立法不足的补救 PAGEREF _Toc302716579 \h 11
HYPERLINK \l _Toc302716580(二)、对完善人身权保护立法的建议 PAGEREF _Toc302716580 \h 13
HYPERLINK \l _Toc302716581五、结论 PAGEREF _Toc302716581 \h 18
HYPERLINK \l _Toc302716582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02716582 \h 19
人身权概念的界定
(一)、人身权的概念内涵
对于人身权,我国民法最早称之为人身非财产权,认为人身非财产权“是一种具有人身性质的并且和精神财富直接联系的民事权利。”这种称谓和界定来源于原苏联民法理论。至1982年版的《苏联民法》,仍然使用这一概念。这种概念及其界定,已经被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所废弃 。在1982年民法草案第四稿中,就已经使用了人身权的概念。民法通则颁布以后,正式使用了人身权的概念,在理论上对人身权的研究有了深入发展。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的自由度。它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身权是指公民在合法范围内所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不良关于不良债权受让人不能起诉银行的问题--与刘彤海律师商榷的应用.doc
- 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制约机制的重构发展与协调.doc
- 旅游纪念品设计开题报告.doc
- 某分行城区零售业务经验交流材料.doc
-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管理措施.doc
- 体育产业展工作总结.doc
-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doc
-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笔记.doc
- 浙江教育网网络直播.doc
- 中国传统道德复习题整理.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