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学博士班研究生毕业条件明细表
G-32 昆蟲 學系(所) 98 學年度入學博士班研究生畢業條件明細表
項 目
備 註
一、修業年限:
1.最低修業年限:2年
2.最高修業年限:7年(不包括休學年限2年)
在職生得延長修業年限一年
二、應修最低畢業總學分一般生共 32 學分
碩士直升博士生共 42 學分
包括下列兩項:
1.學 科(必、選修):
一般生:必修最低 4 學分、選修最低 16 學分
碩士直升博士生:必修最低 4 學分、選修最低 26 學分
研究生學業及操行成績均以70分為及格。
操行成績不及格者,予以退學。
學業平均成績佔畢業成績50%。
碩士直升博士生,其在碩士班已修科目最多採認12學分。
學士直升博士生,最多抵免博士班畢業學分數之一半(不含畢業論文)。
2.畢業論文: 12 學分
※必修+選修+畢業論文=最低畢業總學分
三、抵免學分:最高 9 學分
依本校抵免學分辦法,並應於入學當學期加退選課程截止日期前申請抵免。
四、選修大學部相關課程計入研究所畢業學分
本校學生選課辦法規定:研究生因課業需要,除本系(所)基本應修學分外,經本系(所)主任(所長)與指導教授及開設課程學系主任之同意,報經教務長核可後,得選修大學部相關課程,並於修習通過後計入畢業學分,但以三學分為限。
五、承認外系(所)學分:最多 16 學分
含校際選課學分
須經指導教授同意
六、必修科目及學分數: 共 16 學分
必修科目不及格應予重修,
科目名稱 學分數
必修科目未修滿不得畢業。
1. 專題討論 4學分
專題討論不限班別及學期別,未修滿4學分不得畢業
2. 畢業論文 12學分
3.
4.
5.
6.
7.
8.
七、系(所)指定應補修基礎科目(不計入畢業學分):共 學分
1.
2.
3.
4.
八、博士班研究生考核:
1.博士班研究生於入學後第一學年結束前,應經系(所)主任之同意商請指導教授。
2.請參考本系博士班研究生行事細則及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規定。(.tw/)
未於規定期限內商請指導教授者,勒令休學一學期。
九、博士候選人資格考核:
請參考本系博士班研究生行事細則及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辦法規定。(.tw/)
博士候選人資格考核不合格者,不得提出論文考試,經重考一次仍不合格者,予以退學。
十、博士學位考試(論文考試):
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核,並完成研究論文初稿者得於當學期完成註冊 選課後,於預定舉行論文考試日期至少二十天前提出論文考試申請。 論文考試成績以70分為及格。
論文考試成績佔畢業成績50%。
論文不及格而修業年限未屆滿者,得於次學年
或次學期申請重考一次,重考仍不及格者,予以退學。重考及格者之成績,概以70分計算。
十一、其 他:本系未訂研究生英語能力畢業標準
依「國立中興大學學生英文能力畢業標準檢定辦法」第2條規定,授權系所自訂研究生英語能力畢業標準。(98.3.26第57次教務會議訂定)
_昆蟲_學系博士班畢業條件明細表(98學年度起入學適用)
專業選修科目列表
科 目 名 稱
全或半
學分
(1) 生物多樣性專論
全
6
(2) 蟎蜱學專題研究
全
2
(3) 昆蟲病理學特論
半
2
(4) 昆蟲分類專論
半
2
(5) 昆蟲族群生態學專論
半
2
(6) 節蜱分類學
半
3
(7) 昆蟲生理學專論
半
2
(8) 昆蟲媒病學專論
半
2
(9) 殺蟲劑毒理學特論
半
2
(10) 醫用昆蟲學特論
半
2
(11) 醫用蟎蜱學特論
半
2
(12) 生物學電腦模擬
全
6
(13) 昆蟲與微生物之關係
全
2
(14) 昆蟲生態學專題研究
全
2
(15) 昆蟲微生物防治法
半
3
(16) 論文導讀
半
2
(17) 昆蟲性費洛蒙特論
半
2
(18) 蟎蜱學特論
半
2
(19) 動物行為學
半
3
(20) 農藥餘毒分析
半
3
(21) 昆蟲營養學
半
3
(22) 昆蟲生態學特論
半
2
(23) 系統生態學
半
6
(24) 昆蟲基因轉殖特論
半
2
(25) 細胞內訊息傳遞特論
半
3
(26) 生物感受器原理
半
3
(27) 水棲昆蟲學特論
全
4
(28) 蚜蟲共生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doc
- 信息系统接口对接文档.DOC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实施办法为提高博士研究生.DOC
- 信息隐藏技术试验教学大纲-武汉大学.DOC
- 信息系统智能特性对制造商与供应商间关系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Core.PDF
- 修复文化财︵木造︶材质调査报告.PDF
- 倒映倒影西湖里.PPT
- 倒相法制备PVDF-HFP基复合微孔聚合物电解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PDF
- 债转股的目标取向和制度保证-中国人民大学.PDF
- 值星-西莲净苑.DOC
- (高清版)DB32∕T 4727-2024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824-2024 养老机构服务纠纷调解处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861-2024 公路沥青材料内聚特性检测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19-2024 酒店服务与厨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764-2024 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验收技术导则.docx
- (高清版)DB32∕T 4773-2024 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管理规范.docx
- (高清版)DB32∕T 4840-2024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872-202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热修复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14-2024 设施西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32∕T 4781-2024 职业健康生物监测工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