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与地球系统
第十一章 全球构造 要点:全球构造的科学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年轻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系列新概念奠定了基础,同时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11.0 序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11.0 序 全球构造讨论全球范围内岩石圈层的运动与地壳结构的分区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全球构造的确立被喻为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我们的理解,全球构造不只是全球板块的划分,还容纳了全球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古生物区系以及全球构造地貌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是1910-1912年间由 弗雷德里克(B.Frederick)、 泰勒(F.B.Taylor)、 贝克(H.D.Baker) 魏格纳(A.L.Wegener,1912)等提出。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认为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泛大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发生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分别达到它们现今所在的位置。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理论起于赫斯(H.H.Hess)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假设,有一种对流运动迫使地球深部的物质沿洋中脊轴部涌出,并越过海底向外扩张,最后消失在大陆边缘的海沟中。 海底扩张理论的重要证据是: 海底古地磁条带的解释,借以绘出了海底地壳年龄的等时线 深海钻探揭示海底岩石的年龄,最老不超过200Ma.,并且从洋脊向两侧由新变老,海洋岛屿岩石的年龄也是越接近洋中脊越新,推算平均的推移速度为2-6cm/a 横截洋中脊的转换断层的认定 海底地热流的测量,赤道海洋沉积带的迁移等 海底构造地貌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1--大西洋的形成(两侧为被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2--太平洋的形成(两侧为活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洋地壳年龄特征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体系由洋中脊、深海盆地、深海沟、深海沟一侧的大陆坡,以及众多的大洋岛屿和海底隆起所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较完整地保持了构造作用的面貌和指示海底的扩张运动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全球洋中脊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夏威夷火山岛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深海沟和岛弧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台湾岛--岛弧-大陆碰撞带示意图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地球岩石圈已分出6个大板块与6个小板块 ,有的还在欧亚板块中分出了波斯亚板块与东南亚亚板块或中国亚板块,在非洲板块中分出索马里亚板块。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1是扩张边界,也即以洋中脊中谷为边界; 2是俯冲聚敛消亡边界,也即以大洋边缘的深海沟及大陆板块相碰撞的消减带为边界; 3是转换断层边界,如北美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转换断层边界。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概指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相接壤的狭长地带。 被动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边界位在同一岩石圈板块内,也称不活动型边缘。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活动大陆边缘具有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消亡,伴有贝尼奥夫带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巨厚沉积及强烈构造变形等,它是地球表层显著的构造活动带。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基本上都是活动大陆边缘。据大洋岩石圈俯冲特征及大陆边缘地壳—地貌结构,活动大陆边缘可归并为二类三种型式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通常包含其间洋壳的消失与大陆接壤之后的强烈构造变形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喜马拉雅碰撞段,除了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系之外,它的南侧印度河—恒河海槽已被厚层沉积(西瓦里克系)充填,它的北侧发育了面积约200×104km2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壳厚度60-70km,有的假说为印度板块持续推挤造成欧亚板块局部地壳的缩短加厚。但有的学者认为青藏高原上多个东西向断块可能是印度板块破脱出来的、较小和较年轻的板块,相继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的结果,各陆块间的洋壳均已消失(肖序常等1983)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阿尔卑斯推覆构造山系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全球构造与全球构造山系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中国古板块构造与构造山系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2.5亿年后的世界大陆和山系的分布(澳大利亚哪去了 ,太平洋真小啊)(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表接电实训 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配装 课件.pptx VIP
- 3L.01.01 ×× U9 ERP项目-系统上线切换方案.docx VIP
-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申请表(标准文档).doc VIP
- 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系统.docx VIP
- 2025秋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VIP
- T_CCUA 048-2025 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定额测算方法.pdf VIP
- 消防水池、人防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全.docx VIP
- 农旅商业计划书1.docx VIP
- DNA03-数字水准仪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