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ab卷新人教版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AB卷 新人教版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6·课标全国Ⅰ,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 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以判断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故选D,排除A;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排除B;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
答案 D
2.(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的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答案 A
3.(2015·课标全国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 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随着北方战乱较多,大批人口南迁,带去了众多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海外贸易拓展影响商业的发展,A、D两项错误;土地集中加剧不仅是在南方地区,且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项错误。
答案 C
4.(2013·课标全国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正确。
答案 D
5.(2016·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固,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社会秩序稳固、政府政策、生产技术、作物品种推广、土地开垦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6.(2014·课标全国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8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6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课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59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8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3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5课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民主制度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61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五单元第16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29张).ppt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3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ab卷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5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文明ab卷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ab卷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7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8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ab卷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ab卷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9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第2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doc
- 名师精编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