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律学与士人社会-中国法制史学会.PDFVIP

明清律学与士人社会-中国法制史学会.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律学与士人社会-中国法制史学会

明清律學與士人社會 谷井陽子* 摘要 在中國,法典編纂有著悠久的歷史,法律研究也有著優良的傳 統。但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大部分的士人與官僚並不重視法律,王 朝國家也不重視通曉法律的人。只有在迫於職業需要時,人們才不 得已地學習「律學」這一技術性的知識體系。但自15世紀後半期以 來,律學超越了僅僅是實用的律條解釋的範圍,而是把律作為統治 精神的體現,試圖揭示出律條中所含的立法者的崇高理想。由於這 一趨勢提升了律學研究對象的價值,使得律學研究的世界也充滿了 活力。 雖然一般士人、官僚對於律學的認識仍不容易發生變化,但進 入清朝以後,由於國家對準確運用律條的要求比以往更加嚴厲,導 致更多的士人選擇以法律知識作為生計手段。而他們寫作的較為淺 顯易懂的律學書籍,便將肯定法律的觀念廣泛地傳播至一般的知識 階層之中。 然而,到了18世紀後半期,由於清朝的法律體系變得極為錯綜 複雜,導致連專家也難以掌握。此時,律學者喪失了對其研究對象 的信心,律學這一學術領域也喪失了活力。最終,明清時代的律學 雖然賦予了法律以積極的意義,但卻沒能將肯定法律的觀念牢固地 銘刻在一般世人和官僚的認識中,同時沒能成為一門受人重視的學問。 關鍵詞:律學、《律條疏義》、雷夢麟、沈之奇、汪輝祖 * (日本)天理大學文學部教授。 明清律學與士人社會 153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llapse of Jurisprudence amo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ANII Yoko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in compiling and studying the countrys legal codes. Only a few civil servants, however, engaged in these activities, because the law was regarded as a necessary evil in order to punish the population in view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Even if the study of law should be thought as one of necessary knowledge, it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meaning among intellectuals and the government did not treat the legal professions with courtesy. But,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some bureaucrats and intellectuals tried to combine the law with Confucian work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its study. Finding sublime intentions of legislators in the texts, they served not only a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s but also thought it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spirit of government. In this way justice and benevolence were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