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doc

听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心得体会 2018年11月3日,我有幸参加“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核心能力提升暨魏书生教学艺术思想报告会”。两天的学习,我收获颇丰,现就我的一些主要感受和大家分享。 魏书生,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今年68岁,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 魏书生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的朴素,不止是穿着,更是独特的气质,看到他,我猜想他应属于田间劳作的农民,而非从事了一辈子教育的大家。魏书生可以说是全国班主任心中的偶像了:当班主任不进班,但是班里纪律是最好的,当语文老师不讲课,但是语文成绩也很优秀。经过两场报告会,我明白了这绝不是偶然,这得益于他极高的管理艺术。我简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教师的道德素养 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学为人师,身为人范。做一个“有素养”的人,精于业务,强于业务,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做一个“有学养”的人,一个追求高品位的人,用人格魅力塑造学生心灵。 魏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人生的道路总是坎坷不平的,遇到困难、挫折、打击。如果躲不开避不过,要敢于面对,千万别想不开,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比如教师的工作量多,工作压力大,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也不成正比,对于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埋怨、发牢骚、怨天尤人,过多的抱怨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只会让自己增添更多的烦恼。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不攀比、不追风、不生气,不抱怨、不埋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生活,努力的去工作,去爱我们这份事业,爱我们的学生! 二、最大的创新是“不折腾” 魏书生不论是任校长还是局长,他都要求老师们写出自己的20条优点,这些优点都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然后每天照做,这样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做好日常工作。几十年来,他就是凭借“不折腾”,凭借简单的事情做好,而变成了一个“不简单”的人。其次要守住前人们的优秀做法:古代教育传统(有教无类、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新中国自己的经验;每一位领导人好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探寻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班级管理之道 1、“不攀不比,超越自己” 魏书生告诉我们:“人,永远存在着改变的空间,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一定要从最后一名抓起,‘不抛弃,不放弃’。”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攀不比,超越自己”,不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都要守住本职底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更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找适合他做的事情。班级管理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消灭”没人管的事,“消灭”没事管的人。这样就没有闲下来的学生,当然也就没有打闹现象了。 2、班级管理的“五、六、七、八” (1)五个现象:温馨的教室、温暖的走廊、催人奋进的排行榜、优美的音乐、和谐的校容校貌; (2)“课堂教学”六步法: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疑,五自测,六自结。 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疑阶段解决。 答疑:立足于由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七个一分钟”:一是每天都要做家务劳动,至少一分钟。二是每天写一篇日记,至少写一分钟。三是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四是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五是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六是每天练一分钟演讲。七是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4)“八个学习习惯”:一是订计划的习惯。二是预习的习惯。三是适应老师的习惯。四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五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六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七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八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四、“松、静、匀、乐” “松、静、匀、乐”是魏先生关于“注意力体操”的阐述。怎样达到“松、静、匀、乐”? 第一是松,什么松,身体松。学生来到学校无非就是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哪有一件是需要崩紧肌肉的?越崩紧肌肉,心情越紧张,思路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