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图经》辑考(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7期 2007年5月,頁141-213 隋唐《圖經》輯考(上)∗ ∗∗ 華林甫 「圖經」系方志的前身,隋唐時代最為發達。本文首先輯佚五代及其以 前之「圖經」佚文,輯得有名稱的《圖經》88種、佚文360條,沒有具體名 稱的「圖經」佚文186條,所得甚豐,故將這些佚文分成甲、乙、丙、丁四 類,佚文依唐十道州序排列。 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三論:一論「圖經」佚文殘存狀況及其價值,認 為「圖經」為以後總志與方志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二論現有輯佚成果, 認為前賢做得不夠,王謨、陳運溶所輯殊少,張國淦僅輯目錄,劉緯毅舛誤 太甚,《唐代文化》於「圖經」書名不尊重原文;三論「圖經」成書年代, 從政區沿革的角度看該問題,多有發明。 關於「圖經」進行如此竭澤而漁式的系統輯佚與研究,尚屬首次,表達 了作者的一家之言,體現了作者的輯佚觀。 關鍵詞:圖經、輯佚、隋唐 ∗ 本文之撰作,曾受益於牛津大學杜德橋教授、兩位匿名審稿人以及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原同事吳 玉貴、黃正建、吳麗娛、侯旭東、雷聞、牛來穎、孟彥弘等,謹致謝忱。 ∗∗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 期 142 27 一、 隋唐《圖經》輯考凡例 (一) 全文分甲、乙、丙、丁四編。 (二) 甲編輯錄隋代及其以前有書名之《圖經》,乙編輯錄唐五代時期有書名 之《圖經》,丙編輯錄五代以前 (含五代)有書名但年代無考或無確切斷代 之《圖經》,丁編輯錄原無具體書名之《圖經》。 (三) 輯錄格式,先作該「圖經」之解題(丁編除外) ,然後輯錄佚文;格式是先 錄佚文、次注出處,例如:「《隋圖經》曰:卑山,卑音蔽,今名抱犢山。 四面危絕,山頂有二泉。後魏葛榮亂,百姓抱犢上山,因以名之也。」—— 《太平御覽》卷45 ,6b 「地部十.抱犢山」引,表示這條關於抱犢山的 《隋圖經》佚文輯自《太平御覽》,其中的「卷45 ,6b 」表示該書卷 45 的第 6 葉背面(a 正、b 背) 。引書版本見後。 (四) 佚文的編排次序,甲編大致以各圖經成書年代爲序(其中輯錄《隋圖經》、 《冀州圖經》時依《隋書.地理志》郡序排列) ,乙編、丙編、丁編輯錄佚文按李 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十道州縣排列;《元和郡縣圖志》所缺淮南道等 州,則以杜佑《通典.州郡》次序爲准。 (五) 佚文來源不止一處的,列出文字最完整的一種,並作校勘說明,用腳註 置於本頁佚文之下方。 (六) 非地志類「圖經」,不予輯錄,例如《本草圖經》、《水飾圖經》、《鍼灸 圖經》、《須彌圖經》之類。 二、 前言:隋唐《圖經》三論 1 「圖經」是地理類志書中的一種 ,文字以外多附有地圖。依照一般的解 釋,它是方志的前身,「圖」是指地圖,「經」是對地圖所繪地區情況的文字 說明。2 1 非地志類「圖經」如《本草圖經》、《水飾圖經》、《浮圖經》之類,不在論述之列。 2 或說「經」是對地圖所繪地區情況的文字說明,北宋李宗諤,《祥符州縣圖經.序》:「圖則 隋唐《圖經》輯考上 . . ( ) 143 現存五代及其以前的「圖經」,大多已亡佚。與輯錄其他佚失了的典籍 一樣,輯校「圖經」固有其學術意義。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