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复习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104打印社转载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1最早儿科医生: 扁鹊 2颅囟经现存最早儿科专著,提出小儿“体属纯阳 3钱乙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儿科著名医家:弟子阎季忠编著《小儿药证直诀》 ①生理特点:“脏腑柔弱”②病理特点: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③儿科四诊:尤重望诊;④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提出“疳皆脾胃病”⑤在用药上:化裁古方: 六味地黄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创制新方:导赤散、泻白散 4治疗痘疹:①寒凉派: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寒凉治痘疹 ②温补派: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温补治阳虚不能托毒外出而内陷的痘疹 5南宋刘昉《幼幼新书》集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 6明代万全《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新书》 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 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的观点。治病重保护胃气 7,陈复正《幼幼集成》察指纹 8年龄段分期: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 出生共40周左右—十月怀胎。 新生儿期: 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婴儿期:出生28天到1周岁。 幼儿期:1岁至满3周岁。 学龄前期(幼童期):3至6、7岁。 学龄期:6-7岁至青春发育前,女12岁,男13岁。 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到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女:11-12到17-18岁,男:13-14到18-20岁 8围生期—胎龄满28周—出生后7天—死亡率最高。 9体重 初生:3kg。6个月:初生体重+0.7×月龄。7-12个月:0.25×月龄+6。2岁以上:8+2×年龄 10身高 初生身长:50cm。第一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10厘米。2岁身长85厘米。2岁-12岁:70+7×年龄 11囟门 前囟:1—1.5岁闭合. 后囟:出生时或生后6—8周内闭合 异常:早闭—小头畸型;迟闭—解颅、佝偻病等.。前囟饱满:颅内压增高。凹陷:脱水、极度消瘦 12初生头围34, 胸围32一周岁交叉 13 2岁内乳牙颗数:月龄-4/6 14 年龄分期 呼吸次 / 分 脉搏次 / 分 新生儿期 45 ~ 40 140 ~ 120 婴儿期 40-30 130-110 幼儿期 30-25 120-100 15血压:收缩压(mmHg)=80+2×年龄。舒张压=收缩压×2/3 16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理论上创立了“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17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肾常虚: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肺常不足:肺主气、司呼吸――容易感冒,呼吸不匀,息数较粗。脾常不足:运化能力差,易出现食积、呕吐。心肝:生理上为充实,病理上常有余――易受惊吓、已发惊风。 稚阴稚阳: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18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纯”指小儿所禀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生命力旺盛,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纯阳概括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19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0传变迅速: 易虚易实:邪气易实,正气易虚。易寒易热:稚阳易寒,稚阴易热 21五色主病白:寒证、虚证。 红:热证。 黄:脾虚、湿浊。 青紫:寒证、痛证、瘀证、惊痫。 黑:寒证、痛证、瘀证、水 22疹: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斑: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 23看指纹,三岁以内的小儿替代脉诊,正常小儿指纹:淡紫隐隐显于风关 浮沉分表里 浮浮现,主表;沉沉伏,主里 红紫辨寒热 纹色鲜红,寒;紫,热 淡滞定虚实 推之流畅,主虚;推之滞涩,复盈缓慢,主实 三关测轻重 纹在风关,病情轻浅;纹达气关,入里,病情较重;纹进命关,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病情危重。 24小儿基本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25个人史:足月顺产第一胎,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正常,按计划免疫接种疫苗生产情况:正常或剖腹,有无窒息,有无产伤。胎次、产次,是否足月产,顺产还是难产,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等,母亲孕期情况、家族中遗传病史等。喂养方式:人工、母乳、混合。婴儿期喂养方法、添加辅食情况、饮食习惯、起病前有无进不洁饮食或其它特别饮食。 26常用中药量计算。新生儿=1/6成人量。乳婴儿=1/3成人量。幼儿=1/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