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射与自动反应的检查和评估
(一)原始反射 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的反射,原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
拥抱反射 the Moro reflex
检查方法:以使头相对于躯干向后下落约30度的办法最有效。取仰卧位、头居中、上肢放于胸前。检查者一只手放在头的下方,另一只手放在躯干下方,然后使婴儿取坐位,手突然从头部撤离数厘米,使头向后下方落约30度左右观察出现的反应。检查者的手不能离开头下方,以便稳住头。或用拉手法,将小儿两肩拉起,使背屈,但不离开床,突然松手。
反应表现:由于头对于躯干的位置突然发生急剧变化而产生上肢的伸展与外展,双手张开并哭泣,接着上肢交叉屈曲并在胸前抱紧、内收和下肢伸展的反射。
临床意义:在出生后2-3个月时本反射的反应最强。以后反应逐渐减弱,到出生后5-6个月时已不存在。早产儿可稍延长。出生时未见此反射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整体功能低下,持久存在可认为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若反应不对称,则/或者有大脑一侧障碍或四肢的周围神经损伤或障碍侧肌群损伤。拥抱反射延迟则会影响头部的控制及座位的获得以及更高级的发育的获得。
交叉伸展反射 crossed extension reflex
检查方法:取仰卧位,头居中。伸展一侧下肢,按住膝部,然后用另一只手使劲压迫脚掌或给与刺激,观察对侧着肢体的反应。
反应表现:对侧肢体会出现屈曲、内收、伸展,也常伴有足趾的伸展与外展。
临床意义:出生2个月后消失,先消失内收,后消失屈曲。反射延迟时会影响小儿的姿势,不会出现先下肢的良好交替运动,并且不能用交替方式行走。
足底抓握反射 plantar grasp reflex
检查方法:取仰卧位,头中立位,用拇指压迫小儿的脚掌。取立位时,由于与支撑面的接触压迫,也可产生足趾屈曲。
反应表现:足趾屈曲并试图抓住目标物体的表现。
临床意义:此反射9个月消失,本反射不出现或持续存在,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或者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不全或缺损。反射不对称说明有单侧脑损伤,反射消失意味着有脊髓的损伤,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独自完成站立于步行。
躯干侧弯反射 trunk incurvation reflex
检查方法:使婴儿俯卧在手上获支撑台上是沿后脊中线外侧约2-3厘米处,从第12肋之髂嵴用手指轻划。
反应表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临床意义:此反射2个月消失。反应不对称可能有脑障碍,反映持续存在往往为手足徐动型脑瘫儿,影响患儿的坐立行走时躯干的稳定性及头部的稳定性。
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射 neonatal 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手放在腋窝处支撑,将躯干和下肢与接触面垂直,并使足与接触面牢牢的接触。
反应表现:双下肢伸展支撑体重,但一般只能支撑体重的一部分,髋关节及膝关节有一定的屈曲或伸展。
临床意义:生后2个月消失。此反射不出现或延迟均影响患儿将来的站立行走。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ARTN
检查方法:患儿仰卧位,用视觉刺激引导头向一侧转,或检查者将患儿头转向一侧,观察四肢的姿势。
反应表现:枕向侧上、下肢屈曲,颏向侧上、下肢伸展,如同拉弓射箭样典型姿势。
临床意义:生后1-2个月反应最强,到6个月时消失。此反射延迟则不能获得姿势的对称性,也就会影响正常对的运动发育,影响双手正中位的发育。ATNR优势的婴儿在俯卧位及仰卧位时不能对称的抬头,也不能伸手抓物品及以正常形式翻身、坐、走。此反射的持续存在则几乎不能发展到所有重要的运动阶段。
7. 手抓握反射
检查方法:患儿仰卧位,头居中。检查者由尺侧将食指轻轻插入小儿手掌,轻按手掌面。
反应表现:首先出现的是由手指快速屈曲与内收构成的捕抓相,然后使有手指持续屈曲构成的握持相。
临床意义:生后4-6个月消失。抓握反射延迟的患儿,放、握物体均困难,一旦握住又难以松开。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检查方法:常用手支撑小儿腹部,让他在俯卧位姿势下。头足下垂。先屈曲头观察四肢反应,然后使头伸展观察四肢变化。
反应表现:头屈曲时,上肢的屈肌张力占优势,下肢的伸肌张力占优势;头伸展是则正相反,上肢的伸肌张力占优势,下肢的屈肌张力占优势。
临床意义:STNR在6个月龄出现,8-12个月龄消失。消失延迟是从站立到做夏季步行均会有一定困难、持续存在的支配型STNR也许会产生脊柱的屈曲变形。
觅食反射
检查方法:取仰卧位、头部居中。检查者用食指分别轻柔地绕口周围皮肤、外侧面颊、上唇、下唇。
反应表现:口周围经轻度触觉刺激后,则舌、口、头会转向刺激部位,并产生头的伸展、屈曲以寻觅和吸吮乳头的反应。
临床意义:生后3个月觅食反射消失。生后未出现此反射或反射延迟,意味着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英语学科教学计划(郑倩媛).doc
- 2017-2018年高一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物理及答案.doc
- 2017-2018年湖北省黄冈县红安一中高二10月月考数学试题-Word版.doc
- 2017-2018年南山九上数学统考.doc
- 2017-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docx
- 2017-2018年山东省垦利区郝家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题(无答案).doc
- 2017-2018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 2017-2018上学期个人工作复习总结.docx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安全总结.doc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九年级英语试题.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