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高三知识点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十七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ppt

2013届高三知识点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十七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全诗简要解析”,既要读懂全诗内容,又要注意注释内容。尤其是注释中“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是读懂这首诗的背景。由此可知,作者游定林寺,目的是让自己疲倦的身心得到休憩,寄情自然,超脱尘俗。 参考答案: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5.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答:秦诗的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 参考答案: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阴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词语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2)解析:一般是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答题思路是:风格+例子+简析。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 参考答案:《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作者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表明(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一家”指的是________。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参考答案:梅花与雪花 大自然 (2)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有整体意识,首先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实战模拟 1.(20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分别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然而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