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人口与经济
1994年第1期 人口与经济 No.1.1994
(总第82期) POPULATION8LECONOMICS (Tot.NO.82)
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马瀛通
编者按:中国人15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口与社会各界及国际组织关注
的热点。如何分析它,认识其对人口与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人
口学家马瀛通在掌握国内外大量学术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对这一问题提
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分析结论,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本文原以“关于出生性别比与人口性别比的
若干问题”为题发表于《中国人口报))1993年5yl24日理论版,刊出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应读者
要求,并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全文转载此文,转载前,作者对原文又作了若干重要31、充和修订.
并易文章标题为“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80年代以来的历次全国性人口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基本呈上升趋势。这种
变动趋势不仅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
关注。
从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80年代历年的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关键是受二孩及以上
孩次的出生性别比较之其前有明显提高所致。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绝大多数西方学者要么是从
西方国家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数据归纳中,推断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下降.要么
的:“分孩次出生性别比随孩次高而升高这一特征很难代表真实现象。”他并进而提出两种可能
性。一种是“溺婴的传统作法重又出现,致使高孩次女婴遗失比重升高”;另一种可能性是“超生
的婴儿中抱养所占的比例甚高,抱养他人的妇女在其生育史中不申报抱养的孩子”①。后者的
代表人物如瑞典人口学家S.约翰逊(Sten
孩子是女孩的家庭才去再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话,这种决定所生子女数量的做法是否会影响性
别比,统计上的回答是不会。这是因为第一孩子的性别不会影响第二个孩子的性别比”‘o。因
此,以各孩次出生男孩不变的概率给出了期望出生男孩数的数学模型为:
期望出生数数学模型为:
rl+(1一p)n+…+(1--p)。n
n表示夫妇对数并直到生了一个男孩才停止生育;
k表示生育孩次;
p表示连续生育中的生男孩概率;
这种单纯从生物学角度以各孩次出生男孩概率不变为根据的理论,迄今为止一直被视为
①见A.科尔:“中国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北京国际讨论会论文。
②见S.约翰逊:“瑞典对中国性别比和其它有兴趣方面的一些看法”,刊《十亿人151的普查》.1984年3,9。
·7·
是“定论”而盛行于西方。但实际上,用这种“定论”解释西方若干国家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变动并
不能自圆其说,更不必说用它来解释我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了。母亲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性
别与再生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完全指的是母亲,这就形成了统计学上的条件概率,回答就不会是
否定而是肯定。
近期有人断言出生性别比升高是生育率下降的必然结果。可是生育率下降出生性别比相
对稳定并无升高现象的人口群体也到处可见,如我国多数城市人Vl出生率下降,其人口出生性
别比多年相对稳定就是常见的实例。那么,该如何解释中国生育率下降伴随的出生性别比升高
问题呢?笔者认为用生育率下降来解释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必然性是讲不通的。作为一种理论,
应既要能解释各种现象,又能够揭示问题的实质。如果一种理论只能解释此而不能解释彼,甚
至只是以现象来解释现象,那么,只能认为这种理论是不完整的理论,是一种带有偏颇的理论。
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尤其是各孩次出生性别比的变动趋势,实际上对西方出生性
别比理论提出了质疑。认真分析研究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变动趋势及其成果,既可从理论上
推陈出新,又可从实践上回答因不正确的“定论”所产生的过于武断的种种误论。应当认为,这
样做,不仅对中国人口学的深入发展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人口学的深化也大有益处。重视
理论首先要尊重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必然也就失去了指导实践的任何意义。
鉴于一些新的有关出生性别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