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pdf

中国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 年第 3 期 北方文物 NO32005 (总第 83 期)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TOTAL 83 〔民族史论〕 中国渤海史研究的四次 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 刘晓东 〔关 键 词〕渤海史研究  四次热潮  代表性成果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中国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就热潮的发端与形成而 言 , 除第一次热潮与大的社会变动或政治事件有关外 , 其他三次热潮均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 而且与重大考古发现或考古成果有关 ; 就代表性成果而言 , 第一次热潮仅限于文献史料的整理 与研究 , 第二、三次热潮开始或相当程度上利用考古学资料 , 现在正经历的第四次热潮 , 则是 以考古学资料为主体研究对象而展开的全方位渤海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0483 (2005) 03 - 0050 - 06   王承礼先生和张忠培师都曾以几次热潮的思路来阐述以往的渤海史研究状况 ① , 可见这 种思路是能够较清晰地展示渤海史研究历程的。尽管学术界对中国渤海史研究历次热潮起止 年代的认识不尽相同 , 但大致取向还是比较一致的。 我对中国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的认识主要是源于张忠培师对上个世纪渤海史研究的三次 热潮的阐述。由于张忠培师对上个世纪渤海史研究三次热潮的阐述 , 是就王承礼先生遗作 ———《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一书的发表而引发的 , 而王承礼先生的这部遗作完成于 1994 年 , 王承礼先生本人也于 1996 年逝世 , 故张忠培师并未言及 1996 年以后的第四次热 潮。 为了便于学术界参考 , 谨将张忠培师的有关上个世纪渤海史研究的三次热潮的论述转引 如下 : “渤海国历史的研究, 于上一世纪经历了三次热潮。头一次热潮出现于二、三十年代 ; 第二次热潮起始于贞惠公主墓志的发现 , 形成于敦化六顶山墓群和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发掘 ; 目前, 正经历着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热潮。承礼兄的渤海研究 , 经历了两次热潮。他主 持了敦化六顶山墓群的考古工作 , 于 1984 年出版《渤海简史》前后 , 主编了《渤海的历史 与文化》, 和张忠澍同志点校了《渤海国志三种》, 又发表了一些论著。他的这些工作 , 对掀 起并推进渤海研究的第二、三次热潮 ,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东北的渤海国与东北亚》一书, 是承礼兄于渤海研究第三次热潮中长期潜心研究 的结晶。……这本著作是承礼兄的绝笔 , 无疑 , 出版该书也给渤海研究第三次热潮划了个句 〔作者简介〕 刘晓东 , 男 , 1955 年 1 月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 , 198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现 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 邮编 150001 。 ·50 · 号。” 看到张忠培师的上述观点 , 即可清楚本文关于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认识的源头。下面 , 就把我理解的中国渤海史研究的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概述如下。 一、第一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 中国渤海史研究的第一次热潮源于民国初期地方修志写史之风 , 发端于 1919 年唐晏 《渤海国志》一书的完成, 形成于 19

文档评论(0)

186****88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