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这种蛋白质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照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其发光过程需要冷光蛋白质Aequorin的帮助,而且,这个冷光蛋白质可与钙离子(Ca2+)相互作用 * GFP在水母中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水母素和GFP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离子的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上,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已知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 GFP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GFP序列中的65-67位残基(Ser65-Tyr66-Gly67)可自发形成荧光发色基团——对羟基苯咪唑啉酮 * 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 ),就是反应一个物质收到激发以后的情况,反映出该物质对于外来激发光的响应。在激发光谱中,横坐标的波长是指激发光的波长;(激发光谱是反映某物质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的发光情况的,纵坐标值越高,说明发光越强,能量也越高)。激发光谱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日光灯灯管中水银蒸气发出的紫外线能量的90%集中在254nm,就得选择激发光谱峰值在此附近的荧光粉。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emission spectrum)。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或分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产生辐射,将多余的能量发射出去形成的光谱 * 蛋白质工程技术已经开始采用将一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分子识别位点的分子结合到另一分子上来设计生物感受器。绿色荧光蛋白由于其独特的光信号传导机制,以及在表达后易被周围化学环境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的特性,因而极适于用做活细胞体内的光学感受器。第一个基于GFP的生物感受器为Ca2+感受器,由Romoser和Miyawaki几乎同时提出。这一感受器原理是利用钙调蛋白结合钙离子后引起的空间构象变化导致两种GFP突变体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但是由于大多数蛋白不能像钙调蛋白那样承受较大的空间构象变化,为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开始提出利用基因融合技术将一新的分子识别位点结合到GFP上以构建新的分子感受器。Doi和Yanagawa根据这一原理将TEM1 β-内酰胺酶(Bla)融合到GFP上。当缺少目标分子时,GFP处于静止状态不会产生荧光。但是当目标分子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BLIP)与Bla结合后,即使GFP活化产生荧光,而这一变化很容易被检测到。将受体蛋白插入到GFP表面的技术已经成为构建分子感受器的有力工具,这种GFP感受器能被用来检测多种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激素、药物、金属及其他的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等,其潜在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 Arabidopsis拟南芥 * 10年前,世界第一只转基因猴子“安迪”在美国诞生。2年前,中国第一例转基因猴子在昆明落地,但这一消息直到今年10月份才公之于众。中国转基因猴子诞生记:猕猴遇上绿色荧光蛋白 作者:admin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0-11-12 08:31 * An image of a single mamalian cell with green-to-red fluorescent Dendra marking fibrillarin, a protein concentrated in nucleoli, which are small, round bodies in the cells nucleus, composed of protein and RNA. 科学使用绿色荧光蛋白跟踪大脑细胞的活动 随着病毒在宿主体内不断扩散,通过跟踪发出的绿光就可观察病毒的扩散途径;或者把它接合到一种蛋白质上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它在细胞内部的移动。 a.线粒体;b.肌动蛋白;c.微管蛋白 d.高尔基体;e.纽蛋白;f.组蛋白 Localisation of the ER targeted form of GFP Roots from Arabidopsis plants transformed with a construct containing the cyclin B1;1promoter, cyclinB1;1 gene fused to GFP. Cells fluorescing in green are in mitosis GFP转基因生物 发绿光的老鼠 1997年7月日本大阪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培育出能够夜里发光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老鼠。 1998年,Eduardo Kac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第一条可以发出绿色荧光的狗。 发绿光的狗 转GFP基因的蜜蜂 转GFP基因的蝾螈(斑马鱼) 转GFP基因的兔子 GFP基因在蛾子的眼部表达 2004年7月12日韩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身体可发出荧光的转基因鸡。 发荧光的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