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高山流水视听间
——为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感动
傅爱国
有一种表情说的艺术观:艺术即感动。意旨应该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而言。一
种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及其系列作品,能让观(听)众感受万千、撼动心灵,无
疑是成功的。面对李斌权的音乐书法,不论是展演现场直观者,还是网络视频阅
读者,无不为之顺应时代,打通科学与艺术、艺术与艺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
域而创造出的恢弘扩大的书法场景而感动。尽管评论界和网络中,对这种艺术形
式和书家的书写水平尚有些许微词,但成千上万的知与不知书法的中外观众,惊
赏着从未见过的绝艺联姻的音律舞姿、笔歌墨舞,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视听间,
知音众众,真正让人们领略到什么是传统与现代交相融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这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这种书法创作形式,可否确立李斌权先生为“第一人”?人们可能不禁
想起曾来德先生在大英博物馆所作的“书乐同构”的展演,也可能想到北京奥运
会开幕式上水墨舞动的场景,但那只是一种尝试,或作为大型歌舞的引子。而真
正将书法与音乐合二为一,命名“音乐书法”,让书家与演艺界同台亦展亦演,
并通过现代传媒广泛传播,使这种形式完形而定格,应成为李斌权先生的“专利”。
是他在理解书法与音乐本体内在相通的智性基础上,又有文化策划的职业背景,
通过对现时大众审美文化的深刻把握,瞄准如何将传统书法容入流行文化中,以
求更大更广的普众所做出坚定的努力。他不仅有慧眼,而且是有胆识的。若非具
“独闻之听,独见之明”,怎可那么自信地将“无声之音”与“无形之象”两码
艺术异形并存、通神会一地亮相于各地的最高艺术殿堂。
按照现代哲学“关系——结构”的理论,艺术风格则被看成是不同行动者在
不同情境下竞争注意力空间的产物,其创造性正是产生于以前互不相关的风格
(网域)的交集和转换中。借此理念作为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的形式语言的
诠释颇为切合。音乐诉诸听觉,是纯粹的非造型时间艺术;书法诉诸视觉,是以
汉字写意符号为表现对象的抽象线条造型艺术。“音乐书法”的形式显现,是直
接地将音乐与书法两种不同形态的艺术建立关系,关系的成立缘于二者的时间
性、抽象性、节律性、表情性的通感效应,难能可贵的是李斌权先生总能将书写
内容与音乐曲目对应,书写过程与演奏过程同步,自然而非生硬地让视听艺术得
以异质同构,实现了声像结构的完型形式的艺术创新。在这个结构中,书法作为
展演的主体,其自身的音乐通感潜质,不再停于众所周知的“无声的音乐”、纸
上的舞蹈“的音乐性,而是在音乐的鼓舞、陪衬、渲染、烘托中,更增添了书者
笔墨飞舞挥运的艺术感染力。当然,也正是书法作为展演的主体,作品的成功与
否是要取决于书者的书法功力和创作能力。就此而言,创作主体李斌权先生能在
众目之下,面对壁立的巨幅宣纸,保持淡定自若的气度,一手端着墨盘,一手握
着长锋大笔,随乐而起,举臂题壁,进入忘我境界,那支富有弹性的软毫毛笔的
笔性被发挥到极致。若非书法大功力的积淀,岂可为之。其实,书法与音乐相通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法具有音乐能再现心灵的一切的特性。德国音乐史学家
玛克斯说过:“音乐不能叙述和说明你是什么人,但是你心灵的一切活动,只要
是明确的,它却都能再现出来、表达出来。……这是无穷无尽的独白,但却充满
着对话的、辨证的内容,……”。李斌权先生的作书过程,亦即书家的独白,“充
满着对话的、辨证的内容”。书法艺术酝酿的时间长,挥笔作书的时间短,强调
书写过程的连贯性,尤其行草书要能一气呵成,使人的心灵一切活动获得本然显
现。这应该是李斌权先生当下书法“技进乎道”的明显特征。况且举臂仰书,水
墨倒流,还要与乐章合拍行进,那根自由自在、阴阳陶蒸的墨线,只能凭着训练
有素的书法直觉思维,作出瞬息万变的补白,“由人复天”般地做到了“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其间没有半点的
犹豫、矫情、萎靡,实在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之喝彩!他的固执追求,某种意
义上讲,既有在托古改制意识下让人们领略到大唐盛世的景象,又可以让人们感
悟到现时书法文化所倡导的书法正大气象。
“音乐书法”的展演和传播,不仅是当下文化社会学的意义,笔者以为更具
艺术教育学的意义。我们现当代艺术教育之所以难以被引起重视,非独教育的外
部社会(尤其官方)对于艺术缺乏人文本质的理解以至惨淡经营,而且艺术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高效开采技术.doc
- 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课件.pptx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doc
- 化工常用阀门介绍.doc VIP
- 新仁爱科普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t's be friend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分类汇编.docx
- 香港街头最不缺的就是美女,来自世界各地.pdf VIP
- 高考数学五年(2020-2024)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分类汇编.docx
- 2024年考务人员培训系统考试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