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一 气放电实验
实验一 气体放电实验(电气104)
实验时间:第九周星期二晚上 地点:电信学院楼
实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名单(晚上7点30到8点30) 第二组(晚上8点30到9点30),分组情况在最后附有。务必提前写好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高压试验变压器和直流高压装置的使用方法;
2.研究交流电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
3.观察沿面放电和电晕放电现象。
二、实验内容
1.研究交流电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
1)通过比较同样极间距离情况下的击穿电压值,说明电场均匀性对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
2)不对称电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放电的极性效应。
3)验证提高气体间隙放电的措施(如屏障等)
2.观察具有强垂直分量电场结构的放电过程。
3.观察电晕放电现象
1)尖端电极的电晕放电;
2)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
三、实验设备及其接线图
1.实验设备
GYT-2000型交直流一体化遥控操作发生器;
导线、放电电极若干;
保护球隙;
相关放电模型。
2.接线原理图
图1 交流电压实验接线图
图2 直流电压实验接线图
四、实验步骤
1.记录实验时的当地大气压强(兰州大气压强85.3kPa)、温度、湿度及主要实验设备的型号、参数。
2.不对称电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放电的极性效应
(1)按图2接线实验电路,将直流电压装置的高压正极接于间隙的尖极板电极接地,调节间隙距离为1cm。记录间隙的击穿电压。
(2)改变直流高压装置的高压输出端为负极性,高压负极接尖极,板极接地,调节间隙距离为1cm,记录放电间隙放电电压。
(3)比较极间距相同时,正尖—负球和负尖—正球的击穿电压值,是否满足极性效应。
3.电场均匀程度的对于击穿电压的影响
(1)将球—球极间距调整为2cm,测量其工频击穿电压,记录放电电压。
(2)将尖—球极间距调整为2cm,测量其工频击穿电压,记录放电电压。
(3)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击穿电压值并作简单的分析。
4.沿面放电
1)放电模型
HV
HV
玻璃板
2)逐渐施加电压观察沿面放电的发展过程。
5.沿面放电模型
1)电压放电的模型
HV
HV
图4 尖端电极的电晕放电模型
细导线
细导线
图5 输电线的电晕放电模型
(2)逐渐施加电压观察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
五、注意事项
1.必须遵照高电压实验安全工作准则;
2.实验前要仔细检查接地线有无松脱、断线;
3.当需要接触实验设备或更换试品时,要先切断电源,用接地棒放电,并将接地棒地线挂在实验设备的高压端后,才能触及设备。
六、思考题
1.如何模拟不同类型电场。
2.为什么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存在极性效应。
3.观察沿面放电的三个阶段有什么特性。
4.电晕出现时伴随着哪些现象。
第一组名单:王亨立 张清明 张玉琴 马钦 马雪艳 邓舸寰 屈浩 于洋 王雪铮 李亚兵 王治聪 阮学刚 汤鹏武 刘建军 赵建福 罗雁馨 邓俊龙 杨巨文 强国栋 蔺凯强 任军新 苏海峰 闫昌娟 戴克铭 王立友 师鹏军 殷典义 靳燕燕 王万清
第二组名单:严志强 张恩赐 冀彦龙 王荣 庞军 王克滨 陈瑞前 庞淑杰 董丹婷雷海燕 胡瑞丰 王旭 王亚峰 郭伟利 邹远东 董丹 王英帅 王鹏年 孙建峰 韦振芳 孙贤博 张萌 廖大鹏 程莉 田文海 仲斌 张全亮 张伟民
文档评论(0)